宋代第一部法典 捍卫百姓食安

山东青岛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工作人员在一家农贸市场对肉类食品进行抽查。(新华社资料照片)

宋朝边境战事不断,不是宋辽宋金宋夏,就是宋元。有战争就有牺牲,产生了大量无人收敛的死尸。有些黑心养殖户拿这些尸体喂猪养鱼腐尸中的毒素就这样被老百姓吃进肚子里,对生命健康威胁甚大。在宋代,卖有毒的脯肉,是要拿你问罪的,不可侥幸。

翻阅中国历史,从先秦至清末的二千多年里,临朝帝王数百名,年逾八旬者仅四、五人。清朝乾隆皇帝活到八十八岁,算是历代皇帝的长寿代表;其次是梁武帝,活了八十五岁;唐朝女皇帝武则天活到八十一岁。年逾七旬的同样寥寥无几。历代帝王能活到五十岁就算高寿,不少人年仅三、四十岁就去世,有的甚至刚过二十岁就命归西天。这些人贵为天子,锦衣玉食,各方面养老条件都好,为什么偏偏短命的多呢?

纣王烂醉铅中毒

原因固然很多,如果同样从历史文献记载来看,会发现短命帝王绝大多数都是骄奢淫逸的纵酒狂。北齐文宣帝高洋嗜酒成性,日夜狂饮,在位十载,年仅三十岁就驾崩西去。佛家坚持严格戒酒,〈大爱道比丘尼经〉云:「夫酒毒药,酒为毒水,酒为毒气众失之原,众恶之本,残贤毁圣,败坏道德,轻毁致灾,立祸根本。」宋代张杲医说》卷七引《修真秘诀》说:「酒有大毒,大热。大寒凝海唯酒不冰,其至热也。饮之昏乱,易人本性,其至毒也。」「若醉过度盆倾斗量,毒气攻心,穿肠腐胁,此丧身之源也。」啥东西,过度了就不好。商纣王是商朝第三十代君王,一开始相当勤政,一旦骄横起来,迅速腐化堕落。筷子换成象牙的,杯子换成犀牛角的,碗换成玉的,吃饭要旄象豹胎,穿衣要锦衣九重,住房要广厦高台;原配姜氏年老色衰,就要诸侯广献美女。

还让人在宫中水池放满了酒,用酒当作池水,再把肉悬挂起来,看起来就像树林。又让男女赤身裸体,在酒池和肉林中通宵达旦饮酒作乐。商纣王的暴虐无道和穷奢极欲,使内外矛盾激化,最后,周武王姬发率兵伐纣,推翻了商王朝的统治,纣王自焚而死。

如此看来,纣王不但因酒伤身,也因酒亡国。如果从科学角度解释,商朝灭亡的重要原因不仅是酒精中毒,更是铅中毒。众所周知,商代喜用青铜器。考古发现,商王室使用的酒器,无论是酒器、温酒器,还是饮酒器,都是青铜制造的。青铜器的合金成分本是铜和锡,由于当时的锡较少,有时只好用铅替代。

商代早期的青铜器含铜量达九十~九十八%,接近纯铜。中期以后,铅、锡比例增加,分别占合金的一~六%和五~八%,有的含铅量甚至高达二十一~二十四%。铅是一种有毒金属,会在盛酒和加热酒时释放出来,长期饮用含微量铅的酒,自然会引起铅中毒,损伤大脑,影响思维和判断力。纣王一些乖僻怪戾之事多发生于晚年,几十年狂饮烂醉下来,发生铅中毒也在所难免了。

拿尸体喂猪养鱼

无独有偶,曾经不可一世的西罗马帝国灭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同样与铅有关。罗马人通常都以铅管输送饮用水、用铅容器喝水、煮食,甚至用氧化铅代替糖调酒。连续吃下大量的铅还有另一个恶果,就是丧失生育能力。换言之,罗马人很可能是因为喝了含铅的酒水而致死,也导致帝国的覆亡。

舌尖上的安全不容小觑,病从口入,食品安全至关重要。

然而,利益驱使,古今中外都一样,都有奸商、都有假货。宋代袁采《袁氏世范》中披露了商贩造假的种种方式:「且如小人以物市于人,敝恶之物,饰为新奇;假伪之物,饰为真实。如绢帛之用胶糊,米麦之增湿润,肉食之灌以水,药材之易以他物。巧其言词,止于求售,误人食用,有不恤也。」

那么,宋代如何确保老百姓舌尖上的安全呢?主要是依靠律法行会组织。

先说律法,西元九六三年,宋太祖颁布《刑统》,全称《宋建隆详定刑统》,是宋代第一部法典。第十八卷〈贼盗篇〉规定:「诸以毒药药人及卖者,绞。即卖买而未用者,流二千里。脯肉有毒,曾经病人,有余者速焚之,违者,杖九十;若故与人食并出卖,令人病者,徒一年,以故致死者绞;即人自食致死者,从过失杀人法。盗而食者,不坐。」

宋朝边境战事不断,不是宋辽、宋金、宋夏,就是宋元。有战争就有牺牲,产生了大量无人收敛的死尸。有些黑心养殖户拿这些尸体喂猪养鱼,腐尸中的毒素就这样被老百姓吃进肚子里,对生命健康威胁甚大。在宋代,卖有毒的脯肉,是要拿你问罪的,不可侥幸。

接着说行会。宋代的行会已经完全成为政府辅助管理的民间组织,官府开放让各类商人组成行会,商铺、手工业和其他服务业的相关人员都必须加入行会,并按行业登记在册,否则就不能从事相关经营。每个行会都有固定的区域,如相国寺东门街巷有绣巷,「皆师姑绣作居住」。横穿马行街有大货行小货行东西两巷,「皆工作伎巧所居」。相国寺东侧是制笔工集中居住之处,「京师诸笔工,牌榜自称述。垒垒相国东,比若衣缝虱。」果子行、酒行食饭行更不用说。(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