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生活/水中含铅?当心全家陷铅毒危机!

为何体内浓度变高?饮食、日常物品、空污接触到铅万芳医学中心家庭医学科兼任主治医师陈柏臣表示,有研究发现,当脐带血中的铅浓度较高时,幼儿在成长发育期间就会显现,尤其2岁开始发展整体神经行为的时候(包含认知及社交能力),就会出现明显落差。

脐带血为何会有铅浓度较高的情形呢?研究显示多半来自于饮用内容物参杂到铅的成分,或是来路不明的中药补身的关系。或是如同现在新闻所述全台仍有3.6万户左右的民宅,是透过老旧铅制管线来供水,而台湾自来水公司与台北自来水事业处有高达25场供水被验出含铅

但是除了现在爆出的老旧铅水管问题,家中的油漆、所吃的中药、不良化妆品,甚至品质不佳的幼儿玩具、衣物等,都是造成体内铅量浓度高的疑虑原因。长年累月下来就会伤害健康,甚至影响下一代。

陈柏臣医师并说明,铅是可以透过进食、呼吸或皮肤表面吸收而进入人体内的。而透过接触受污染空气、饮用受污染的饮水或饮食中含有铅污染等情况都会影响,但在一般情况下会铅中毒的风险并不高。此外,国内已经很少使用含铅汽油,因此空气中所含的铅浓度其实已经不大。

职业接触到铅陈柏臣医师表示,有些职业可能就是接触到铅的途径,会接触到铅的行业项目有:建筑业需要进行的焊接、切割、镀焊或打磨粉饰;采矿业要提炼铅;回收业需要把电池中的铅再循环利用等。

铅对身体危害认识铅的危害值铅是一种天然的重金属,虽然在日常生活中,铅接触似乎无可避免,但若能够让体内的血铅水平维持越低,对健康也是越好。以世界衞生组织《饮用水水质准则》来看,饮用水中的含铅量所订下的准则值为每公升10微克以下;根据此准则,其实台湾自来水饮用上是不大可能会引致急性中毒的。当然,相关当局还是应该不断努力并尽可能使饮用水质达到安全水准。

陈柏臣医师解释,依照铅进入人体的途径,主要由空气吸入并在肺部吸收,其吸收率约为50~70%;若由食物饮水进入胃肠道,其吸收率约为15~50%。而饮食中的铅含量若未吸收,则大部份会经由粪便排出。吸收的铅在血中经由肾脏排泄,在肾功能正常之下,成人每日约可排出0.25毫克的铅;而婴幼儿肾功能还未发育完成,因此可排出的铅量远小于此数量。陈柏臣医师表示,没有排出的铅或是超过这个数量的铅就会累积在体内,危害身体健康。

对身影响层面广陈柏臣医师说明,铅对人体的影响其实很多,包括神经系统发展、贫血、高血压、消化系统病征、肾功能受损、神经系统受损、生育能力受损或不孕;特别若是婴幼儿、孕妇及喂哺母乳妇女,不小心吸收过多铅,影响甚钜。

幼儿更要注意 对儿童影响最大的是中枢神经的发育,在血铅低浓度之下(每公升约20微克)即可发生心智发展迟缓的情形;血中铅浓度超过25微克,就会阻断血红素的合成而引起贫血;而高浓度(大于70微克)则会引发铅脑症。还有许多铅造成的身体危害,影响血压与肾功能,都是值得注意与防范的。

此外,值得爸比妈咪注意的是,血液中铅浓度越高、其受孕能力越差;对小儿的影响就是会使其体重变轻、发展迟缓、影响智力,甚至造成过动、注意力不集中。

3 方法~避免水危害!毕竟大众笼罩在铅制水管的阴影很大,因此最想知道的就是该如何改善自来水的饮用问题。陈柏臣医师提供以下方法,帮助大家在饮用水含铅问题尚未完全解决前,可以采取的预防措施

1. 定期清洗水管&用冷水煮沸饮用假如自家的供水系统内含有铅,那么饮用水在水管内的停留时间越长,其含铅量就可能越高。因此,定期冲洗饮用水管也是帮助去除含铅量高的饮水;或是在饮用水或煮食之前,可以先将水放置2~3分钟以降低饮用水的含铅量。爸比妈咪若担心自来水不洁而使用矿泉水,那么也要小心矿泉水中的矿物含量可能超出婴幼儿身体所需,因此不适合用矿泉水来泡奶

使用热水会让铅更容易溶入水中,因此建议饮用或食用取自冷水龙头的水质。若要保护婴幼儿、孕妇和喂哺母乳的妇女,可以改用其他饮用水来源(如:蒸馏水)来煮食或饮用。

2. 使用滤水产品爸比妈咪若担心小儿饮用到不洁的饮用水,那就选用其他水来源,例如蒸馏水或符合国际标准有除铅效能认证的滤水器,来过滤饮用水。

部分家庭用滤水产品可以减少水中的铅含量,爸比妈咪可以按照制造商的指示使用及保养滤水产品,以获取其声称的效能,包括适时地更换重要部件。但也要注意,滤水产品一旦保养不当,便有可能成为细菌温床;而滤水产品内的活性炭会减低水中氯气水平,因此从滤水产品过滤的水应煮沸以杀灭细菌,就可以安心饮用啰!

3.摄取均衡饮食保持均衡饮食并摄取足够铁质、钙质及维他命C,就可以强健体魄并有助减少身体对铅的吸收。让小儿营养均衡其实也是维持其正常的生长,尤其均衡饮食也可以增强小儿的免疫力,对抗外在危险因子的残害。

采访撰文/陈韵

咨询/万芳医学中心家庭医学科兼任主治医师 陈柏臣企划编辑/张玉樱插画/日光路

陈柏臣医师

现职:万芳医学中心家庭医学科兼任主治医师学历:国防医学院经历:台湾家庭医学会专科医师、台湾老年学老年医学会专科医师、国民健康局门诊戒烟认证医师、职业医学研习会、台湾安宁缓和医学会专科医师

*【育儿生活】官方网站。http://www.mababy.com/*更多内容请参考:【育儿生活】2015年12月号。http://www.mababy.com/newk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