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监测从在地出发 东管处办理绿岛生态监测工作坊

东管处为推动海洋生态保育,培训绿岛潜水爱好者执业人员具备绿岛亚潮带海洋生态监测能力办理「绿岛水域潜点生态监测工作坊」。(图/东管处提供 下同)

记者王兆麟台东报导

交通部观光局东部海岸国家风景区管理处为推动海洋生态保育,培训绿岛潜水爱好者与执业人员具备绿岛亚潮带海洋生态监测能力,10月17、18日在中研院生物多样性中心绿岛海洋研究站及绿岛六米礁、灰色山脉钢铁礁及海边林4处潜点办理「绿岛水域潜点生态监测工作坊」。

本次工作坊课程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样性研究中心何旻杰博士及陈正虔教授与在地的俞明宏教练飞鱼潜水团队,共同带领绿岛潜水业者及爱好者,一起学习珊瑚覆盖度监测学理技术、常见监测物种的判定与选择并运用水下摄影技巧记录海洋生物;透过分享观察与纪录海洋生物的方式,推广并建立民众参与海洋监护机制

工作坊第一天课程为室内学理知识介绍和模拟海底纪录程序,由教练、老师和参与的学员们直接潜入绿岛海里,在六米礁、灰色山脉练习布线和珊瑚拍照记录训练,第二天课程在钢铁礁、海边林进行鱼类及其他生物的海底摄影训练,并教授学员于海中调查记录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困难点及克服方法与技巧。

课程最后更将海中拍摄的珊瑚纪录照片档案,透过CPCe软体去计算样区珊瑚的覆盖率,对于拍摄到的珊瑚、鱼类及其他生物,则透过生物特征去辨识种类,尤其在同一潜点,拍摄到的指标物种,更希望透过集合众人之力一起累积建立调查资料库,长期纪录种类和数量的变化趋势。

东管处处长洪东涛表示,自105年起,持续累积东部海域及绿岛地区辖内生态资源基础数据,包含:珊瑚、鱼类、无脊椎动物(如海绵动物、刺丝胞动物、软体动物及节肢动物等)、藻类等物种,绿岛因去年接连台风冲击,包括大香菇等海底珊瑚受到一些伤害,有必要透过持续的生态调查建立纪录资料库与推动海洋生态监测工作坊机制,推动更多关心海洋生态的民众共同参与海洋监护工作,投入海洋海环境保育行列,让东海岸永续生态旅游发展目标得以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