蔬菜价涨近3成 10月物价年增0.64%民众无感
主计总处公布最新物价变动概况,10月消费者物价指数年增率为0.64%,为今年来第三低水准,不过,相对民众感受到的高铁、电价、桶装瓦斯以及蔬菜等价格上涨的压力,官方版的无感物价统计不免遭人诟病。
此外,近期食安问题连环爆,甚至有厂商呼吁消费者不要购买特定价位以下的商品,官员认为,食安问题可能影响消费者消费模式的改变,供给、需求也连带受到影响,不过,对于物价的影响还需要长期观察。
根据主计总处统计,10月食用油较上月涨0.77%、较去年同期则下跌3.02%,至于外食费月增率为0.29%、相较上年同期的涨幅为1.26%。
官员指出,10月物价年增率为0.64%,很大一部份来自于蔬菜价格的上涨,虽上月受到台风影响,蔬菜已陆续复耕上市,不过,价格相对去年仍高,影响总指数上升0.64个百分点。
就七大类项目来看,食物类上涨2.92%最为显著,其中,蔬菜上涨26.25%,肉类涨4.91%,水产品涨4.35%及外食费涨1.26%;不过,蛋类及水果分别下跌10.09%及5.09%,抵销部分涨幅。
至于居住类上涨0.59%,主因10月起实施第二阶段电价调整方案,加上桶装瓦斯价格相对仍高所致。
对此,官员表示,10月物价涨多跌少,在370个项目群中,上涨者共215项,权数合计66.8%,下跌者140项,权数合计26.2%,因此,尽管10月物价上涨项目较多,且上涨的项目为民众较有感,但整体物价涨幅仍温和。
若按商品性质来看,商品类上涨0.94%,其中属一般家庭购买次数较高的非耐久性消费品如食物、能源、卫生纸、牙膏等民生用品上涨2.43%;服务类上涨0.45%。
若按购买频度别观察,「每月至少购买1次」者上涨1.70%,主因受部分蔬菜、肉类及外食费影响,「每季(不含每月)至少购买1次」者上涨1.27%,主要受部分蔬菜、桶装瓦斯及家庭用电影响,「1年以上购买1次」者,则下跌0.70%,主要受3C消费性电子产品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