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游金门建功屿 走一趟「摩西分海」
芬兰建筑师Marco Casagrande 的作品「牡蛎人」(Oystermen),已是建功屿的海上著名地标。(李金生摄)
建功屿是距离金门本岛最近的离岛,退潮时可循舖排于海上,长约500公尺的石板步道往来。(李金生摄)
建功屿的海上「牡蛎人」鸟瞰图,左方即为竖立花岗石桩的蚵田。(县府观光处提供)
从延平郡王祠远眺建功屿和周界海域,让人心旷神怡。(李金生摄)
建功屿旁还有一尊高9公尺,由「泉州白」优质花岗石雕塑而成的郑成功塑像。(李金生摄)
建功屿潮间带泥滩的生态资源丰富,图为史前「活化石」鲎。(李金生摄)
县府在1997年接管建功屿,辟建为离岸观光据点。(李金生摄)
建功屿原为陆军W038据点,扼守浯江溪口并可瞭望大、小金门之间海面。(李金生摄)
建功屿的〈陆军士官长宣善海纪念碑〉,诉说一段患难与共的袍泽深情。(李金生摄)
摄影家镜头下的建功屿滨海美景,让人美不胜收。(县府观光处提供)
金门新10景之一,以1条长约500公尺,穿越海面的石板步道与金门本岛连结,被誉为金门版「摩西分海」的建功屿,近年来成为中外游客络绎走访的特色景点。
坐落于浯江溪口的建功屿,面积约500平方公尺,旧名珠屿、鳌屿和董屿,地方相传早年百姓将痲疯病患弃置岛上,任其自生自灭,因此又称「痳疯岛」。国军进驻后取「打第一仗,建第一功」之意,1960年更名建功屿。
原为陆军W038据点,扼守浯江溪口并可瞭望大、小金门之间海面的建功屿,随着国军「精实案」裁减兵力,在1997年交由县府接管,辟建为离岸观光据点。
这座距离金门本岛最近的离岛,退潮时可循舖排于海上的石板步道往来,两旁潮间带泥滩有鱼、虾、贝、蟹和史前「活化石」鲎分布,海鸟成群穿梭觅食,丰富的生态资源让游客流连忘返。
在建功屿出海口竖立4座高达3公尺,出自于芬兰建筑师Marco Casagrande 之手的作品「牡蛎人」(Oystermen),成为建功屿海上地标,也是游客争相打卡的亮眼装置艺术。它以一种优雅、古朴造形诠释金门人筑海为田,与大地共生息的养蚵文化,总让游客不禁会多看几眼。
建功屿旁还有一尊高9公尺,由「泉州白」优质花岗石雕塑而成的郑成功塑像,也让游客随着延平郡王遥望对岸故乡南安,在浯江溪口潮起潮落之间,大发思古之幽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