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议题受关注 16名硕博士获环保学术论文奖

▲日月光文教基金会董事长曾元一(左)颁发奖给台湾大学博士李苑华(右),奖金7万元整。(图/日月光文教基金会提供)

记者崔至云台北报导

日月光文教基金会举行第四届第二阶段「环保学术博士论文奖助」颁奖暨论文发表会22日登场,共有4名博士、12名硕士获奖。日月光文教基金会董事长曾元一在颁奖典礼致词时,肯定得奖者都是「菁英中的菁英」,他也勉励得奖者未来不要以个人成功为满足,更应该帮助其他人。

曾元一说,为鼓励更多优秀人才投入环保议题研究,进而提出解决办法,改善及提升环境,从2014年起举办「环保学术硕博士论文奖助」,开办迄今连同本届得奖者,已有59名硕博士获得日月光的奖助学金,共计发出奖助金334万元。 获奖的博士论文每名可得7万元,硕士论文每名可得4万元的奖助学金。

▲日月光文教基金会执行长汪渡村(左)颁发奖给中山大学硕士生王昱琳(右)等,奖金4万元。(图/日月光文教基金会提供)

日月光文教基金会执行长汪渡村也指出,奖助学术论文举办四届以来,已吸引越来越多的硕博士申请,在各大学研究所间也打出名号,因此让评审委员相当难取舍,今年基金会还因投稿论文都很优秀,很难取舍,破天荒增额录取。

日月光基金会也指出,由于气候变迁冲击环境及生态系统,这次获奖者有博士以水资源需求者端,做研究重点,并以气候变迁下,高脆弱性社区为研究对象,找出提升社区水资源使用效率;也有博士研究自来水中新型藻毒素 (BMAA)的研究,主要是因研究指出BMAA可通过食物链累积至动物脑组织中,被认为与帕金森氏症阿兹海默症有关,由于台湾地区水库优养化严重,因此开发与了解对BMAA的处理方法研究,可以保障供水安全性,具有重要的价值与意义。

▼日月光文教基金会董事长曾元一(中)在「环保学术硕博士论文奖助」颁奖典礼肯定得奖者都是「菁英中的菁英」,执行长汪渡村(左)、总监林浚南(右)。(图/日月光文教基金会提供)

另外,得奖论文研究主题包括,河口海岸生态环境保护废水污泥处理、绿色能源前瞻研究、环境污染整治、永续环境资源管理、环境政策或环境法律,以及环境生态保育相关议题与面向观点宏观,其中又以「水」的问题,吸引最多硕博士研究兴趣

获奖的博士计有台湾大学李苑华、余哲瑨、陈建桦与成功大学的陈逸廷等4人;得奖的硕士计有台大李政泓,成功大学吴青桦何星融游汉威陈莹祯孙曼庭清华大学陈怡静廖伟伶,中央大学陈又新,中山大学王昱琳、林彦伶,宜兰大学曹均等12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