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ny FE 100mm f/2.8 STF GM体验:一切都是为了散景!
前些时候我们曾介绍 Sony 新推的平价人像镜头 FE 85mm f/1.8,不过同期可是有另一颗杀手级的镜头 FE 100mm f/2.8 STF GM。对刚入摄影圈的消费可能没什么感觉,但老 Minolta 摄友看到 STF 这三字,可能就会感慨万千,毕竟这款镜头的前身,可是被冠上「散景王者」的称号的 135mm f/2.8 STF 啊!
虽然新款不像旧款有着 135mm 的长焦段,不过仍维持 STF 带来的散景能力外;也多了像是 OSS 光学防手震,以及首度支援自动对焦等诸多方便机能。虽说此次未能与旧款来场比拼,但也搬来同是人像界新星的蔡司 Batis 135mm f/2.8 对照一下,提供给有志拍人像的读者一个参考。
Sony FE 100mm f/2.8 STF GM OSS 重点特色
・适用于 Sony A7 系列全片幅微单眼 ・等效焦距 100mm(APS-C 需 x1.5) ・镜片结构 10 组 13 片,内含 1 片 ED 镜片、1 片非球面镜片与 1 片 APD 滤镜 ・镜头采用特殊的 APD 切趾镜片,可让光源由中央至周边均匀向外衰减,借此创造更柔润的散景效果 ・光圈范围 F/2.8(T/5.6) 至 F/20(T22) ・光圈叶片 11 片,采圆形叶片设计 ・对焦距离共有 57-100cm,以及 85cm 至无限远两种 ・为首颗支援自动对焦的 STF 镜头 ・具备 OSS 光学防手震,可有效降低安全快门速度 ・尺寸 85.2 x 118.1mm,重 700g
*外型介绍
在谈到 FE 100mm f/2.8 STF GM 的外型之前,先来谈谈 STF 镜头的发展过程。简单来说呢,在 Sony 未并购 Minolta 前,当时就有一款专为人像、散景设计的 135mm f/2.8 STF 镜头;Sony 并购 Minolta 后,则是又推出一款规格几乎相同,不过改为 A 接环的相同镜头。
▼在介绍本次测试的镜头之前,其实已经有两颗以 STF 为主打的镜头,且焦段、光圈都是较优的 135mm 与 T/4.5,只是没办法自动对焦就是了,图为支援 A 环的 135mm f/2.8 STM 镜头。(图/翻摄自官网)
而本次介绍的 FE 100mm f/2.8 STF GM,不仅从 A 接环改为 A7 系列微单眼之 FE 接环,相较前两颗只能透过手动方式完成对焦,新款不仅支援自动对焦,且一旁也有 GM 系列定番的快捷键,可作为对焦模式、感光度等参数设定之余;也多了 OSS 防手震机能,对于焦段较长的 100mm 来说,防手震机能也是相对实用。
▼镜身左右侧除了有对焦、光学防手震推杆以及快捷键外,右侧也有适用录影的无段光圈 Click 杆。(图/记者庄友直摄)
至于镜身上方不仅有着 FE 100mm f/2.8 STF GM 的铭牌,在上方也具备手动光圈环,可发现上方刻有「5.6T」和 STF 的字样,这点稍晚会再做说明;另外,铭牌下方配置两种对焦模式的切换机制,可发现最近对焦距离为 57cm,对 100mm 的长焦段镜头来说,也算是不错水准(放大倍率为 0.25x)。
▼在铭牌上方具备可调式光圈环,下方也有可调两段对焦距离的微距环,最近对焦距离为 57cm,且放大倍率达 0.25x 也算不错。(图/记者庄友直摄)
*STF 散景差在哪?
在前面的叙述与先前的上市情报中,一直提到本颗镜头最大的特色就是 STF 机能,究竟 STF 是干什么用的,能对此颗镜头所主打的「散景」息息相关。接下来就来解释一下,究竟什么是 STF,也就是所谓的 Smooth Transition Focus(平滑转景对焦)吧!
▼光圈环上方不仅没有 f/2.8 的标示,反而是 5.6 T 以及 STF 的标示,其实是因 APD 镜片导入,让镜头进光量仅达 T/5.6 水准,且因 STF 会从中间到边缘逐渐衰减光线,因此散景效果在 T/5.6 至 T/8 之间效果最佳。(图/记者庄友直摄)
平滑转景对焦其实讲的有点拗口,讲白话就是能创造柔顺的散景效果,加上有对散景特别强化的 GM 机能,使得此颗镜头几乎就是为了人像题材而生。不过要达成 STF 的效果,必须要在镜头内加入一片 APD 切趾镜片(Apodization Filter,也能叫做变迹滤镜),APD 的效果能让光线从外界通过镜头时,从中心向外围逐渐衰弱。这样的特性能让散景更为柔顺,且使得所谓的「二线性」大幅降低。
▼APD 切趾镜片主要特性就是让镜头入射光能从中央、再到边缘逐渐衰弱,借此求得平滑、柔顺的散景效果。(图/记者庄友直摄)
从实际的测试照片可发现,STF 的散景和一般会出现模糊圈的散景处理方式不同,会以渐层、平滑的方式模糊后方景物,就算是光点也甚少会出现圆形散景(除非是下图范例的刻意拍摄),有些类似以手机后期模拟的高斯模拟方式。整体散景表现好吗?其实还是要见仁见智,就像部分人不喜所谓的二线性;但有些人却很爱。
▼从测试照片可发现,散景的呈现效果相当平滑,且散景的光点也兼具 GM 镜头与 APD 镜片的特性。(图/记者庄友直摄)
不过 STF 有个最大弱势,在于 APD 切趾镜片主要特性,会将镜头的进光量衰弱以求取平滑散景,因此会影响整颗镜头的最大光圈。眼睛利的读者就能发现,明明镜头标明的最大光圈是 f/2.8,为何镜头光圈环会变成 5.6,而且还是 T?
▼APD 镜片设置在镜头光学元件接近中央的蓝色长方体,却因会衰减光线的特性,让镜头进光量从原本设计的 f/2.8,将至 T/5.6。(图/记者庄友直摄)
其实 T 代表的就是镜头「实际」的进光量,此数值主要运用的范围皆是在电影镜头上,有机会测试的话再跟大家聊聊。而有了这个标记,可以发现这款镜头虽然是 f/2.8 的大光圈设计,不过却因 APD 的衰弱,让实际可拍的光圈数值,降 2EV 至 T/5.6 的水准。一般白天可能没什么影响,但夜晚 2EV 的曝光差距,可能就会让机身的 ISO 感光度飙高,是需要特别注意的地方。
*人像实战
讲了那么多枯燥的理论,终于要来到人像实战的关卡了!本次笔者因应其人像与散景的特性,因此选用主攻高画素锐利影像的 A7R II 作为拍摄机型。从实拍照可发现,FE 100mm f/2.8 STF GM 不仅可撑住 A7R II 的高解析度,且整体颜色调性算是有中性淡雅路线,以最大光圈 T/5.6 拍摄,散景的过渡效果也相当柔顺。
▼实际搭配 Sony A7R II 拍摄半身人像照,可发现整体色调表现清淡,而后方的散景效果也算柔顺。(图/记者庄友直摄)
另外,本次我们也有机会和差不多同期推出的另一款 FE 人像镜皇,也就是蔡司的 Batis 135mm f/2.8 做个比对,虽说两颗镜头在焦段、实际光圈数值皆有差异,本次拍摄只是给读者看看虽是人像镜,却有大不同的拍摄成果。
▼本次也特地搬来发表时间差不多的蔡司 Batis 135mm f/2.8,看看今年两大 Sony 人像镜皇的表现有何不同。(图/记者庄友直摄)
此次比对一样是以半身照为主,可发现两颗镜头的影像解析力都能支撑 A7R II 的高画素,整体画质算是相当锐利;色彩调性从肤色、再到后方的树叶,可发现 Batis 135mm f/2.8 的色彩调的较为浓郁,STF 则是走清淡路线。
▼因蔡司有着较长的 135mm 焦段与 f/2.8 的大光圈(右图),因此在后方的散景不仅较为模糊,且因光学设计,还有一些螺旋的效果外,色调也比 100mm STF 来的浓郁,不过两镜的锐利度一样优秀,端看自身想要何种效果。(图/记者庄友直摄)
重点的散景表现部分,Batis 135mm f/2.8 因较长的 135mm 以及 f/2.8 的大光圈,在半身照的散景效果比起 FE 100mm f/2.8 STF 来的明显一些,且也带有一些螺旋散景的效果;至于 FE 100mm f/2.8 STF 则是以平顺、柔和的散景过渡效果为主打;两者在散景的表现上其实并无太大优劣之分,端看使用者喜欢哪一种散景表现而定。
*实拍与结论
整体来看,FE 100mm f2.8 STF GM 确实没有辜负 GM 镜皇以及 STF 的名号,不过与两颗前辈的差别之大,似乎仅在与 APD 镜片导入,以及同样柔顺的散景效果了。毕竟新镜从光学原理,再到自动对焦、方学防手震等新颖机能,都能看到 Sony 不仅只是「复刻」这颗散景王者,而是加入近期自有优势所推出的一款作品。
然而柔顺的散景效果,却也带来进光量减 2EV,实际光圈来到 T/5.6 的境界,虽然散景呈现不输一些同级 f/2.8 的竞品;在夜拍情境时,可能会让机身的 ISO 飙高,虽然目前相机的高 ISO(尤其 Sony A7 系列)表现都已不错,可说绝对有法可解;然而对画质吹毛求疵的摄友来说,一些细微的杂讯可能就会有绝大影响。
▼除去 -2EV 的 T/5.6 进光量,也因较小的光圈搭上 100mm 的焦距,拍摄全身照时的散景效果是有些惋惜的。(图/记者庄友直摄)
另外,异常柔顺的散景效果,以及清雅的色彩调性,一样也是相当见仁见智的拍摄选择;不过以笔者来说,清淡的色彩调性,部分情况也代表着后制编修的大弹性,且散景效果着实与目前主打暴力散景的多款镜头来说,有着相当大的不同,对常常拍摄人像题材的消费者来说,不失也是另一项优秀的镜头选项。
以下也提供此次实拍照片,下方皆为 FE 100mm f/2.8 STF GM 所拍,点击照片都可、看大图,或是至这里看更多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