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不是我的同性恋爸爸,是我爸爸」 6万人泪推:有爱就幸福

▲若同志婚姻平权的《民法》修正草案通过,可望让台湾成为亚洲第一个同志可结婚的国家。图为10月底落幕的2016同志大游行,有民众带着小孩来参加。(图/资料照/记者林惟崧摄,下同)

记者陈俊宏/采访报导

「请你们不用为我们操心,拥有同性家长,我们非常快乐。」出柜的同志爸爸「Hu Oliver」在脸书贴出儿子写的文章──《我的同性恋爸爸》,短短5天吸引超过6万4000人按赞。「Hu Oliver」接受《ETtoday东森新闻云》访问时表示,很惊讶引起如此大回响,「但能为婚礼平权付出一些心力,我义无反顾。」

「Hu Oliver」的27岁儿子写道,爸爸是一名外形阳刚男人,年轻时就确定自己的同性倾向,不过,限于当时社会风气压抑,为了顺服社会期待,与母亲结婚生下他与哥哥;爸爸是一位对家庭负责任的好男人,照顾孩子、爱护妻子。儿子说,母亲在他们国小外遇,与一个有钱的老板私奔,甚至涉嫌诈欺,让父亲无故积欠巨额债款

儿子表示,「家长本身是同性恋,而且还是单亲」,「这个『家庭结构』的组成在某些联盟的眼里,应该是超级不正常、超级崩坏价值、超级变态的,但是,虽然苦,我们过得很好。」

儿子说,爸爸辛苦地揹负巨额债款,还要扶养两名年幼的孩子,「永远记得,我跟哥哥儿时只有在新年的时候可以买新衣服,我们总会很有默契地选择价格最低的品项,而不是自己最喜欢的品项。」

「其实,我们的父亲从来没有跟我们真正出柜过,一家人从小到大相处,什么样子,大家心里老早心照不宣。」儿子表示,记得小时候,爸爸有一天煞有其事地要与他们「谈谈」,「这时我和哥哥就抢先一步安慰他说,『我们早就知道啦!又没什么!』」。

「我爸爸常说,他很恨我妈妈,但是他又很感谢我妈妈,生了两个他最爱的孩子给他,这样比起来,也就没那么恨了。」儿子提到,哥哥是优秀稳重,让人尊敬的对象,也娶到一位很棒的妻子,生活过得很幸福美满,「记得在我哥哥的婚宴现场,我和爸爸哭得不成人形。」

▼2016同志大游行中,有有参与者拿着「相爱是人权」的彩虹扇子

「我的爸爸,用他的生命责任感、与爱来撑起这个家,孩子们深刻地感受到这一切,又怎么会去质疑『我要一个爸爸一个妈妈的家』?我告诉你,我们『完全不在乎有没有一个妈妈』,完全。建构一个家庭的要素,是爱。」

「记得大学的时候,有一个同学很郁闷,因为他的家庭并不快乐,爸妈不睦,母亲从小给他非常少的关爱,让他从小感到偏差。那时我跟他分享,我印象很深刻,儿时,我爸爸曾对我与哥哥讲的一句话,『如果今天我们只有两个面包我会给你们两兄弟一人一个,爸爸不会吃』。听完,我这位同学眼眶泛泪,对我说『我真的好羡慕你,你很幸福』(他也知道我爸爸的性倾向)。」

「现在婚姻平权议题中,备具争议的是『同志伴侣可否认养孩子』,基本上反对者都是以『孩子的人权』来捍卫反方立场。他们不相信同性恋者心中也可以有爱,不相信同性恋者也有能力抚育小孩成长,他们认为同性恋者的小孩,长大就会变成同性恋者。」

儿子认为,孩子们需要的成长环境是关爱,绝对不是模组化的一夫一妻家庭结构,请先停止你们的「多数者优越」,「更不要用你们自己的价值观,去限制别人应该享有的权利与幸福。请你们不用为我们操心,拥有同性恋家长我们非常快乐!最后,更正一点,他不是我的『同性恋爸爸』,他是我爸爸。」

这篇文章PO出短短5天,超过6万4000人按赞、1万1600人分享。许多网友留言说,「你有一个很棒的爸爸!以你为荣!谢谢你跟我们分享你的故事,爸爸太可爱了」、「你很幸福,希望你们一直幸福下去哦,加油」、「 有爱的地方,必定会融化一切的不如意」、「看完眼眶都泛泪了」、「爱是给小孩最棒的礼物,而非性别」。

「Hu Oliver」受访时表示,完全没有想到会有如此大回响,「因为拿掉同志身分,我只是个普通父亲,尽责任带大儿子罢了,没啥特别,所以回响让我不知所措,能为婚礼平权付出一些心力,我义无反顾。」

「Hu Oliver」指出,原本儿子反对他在脸书PO出文章,怕遭到反对团体的攻击;他一开始设定「朋友」才能观看,只想分享给同志好友,「有网友鼓励我文章变公开,我没多想就改为公开,谁知隔天一起床就譲我吓到了。」

被问到现在是否有同性伴侣?「Hu Oliver」说有,但没住在一起,儿子也抱持着祝福的态度,「儿子喊他叔叔,有时会一起聚餐。」

▼2016同志大游行中,参与者拉起大片彩虹旗。

▼2016同志大游行中,一对男同志情侣牵着彼此的手,牵着养的爱犬一起共襄盛举

●「Hu Oliver」脸书全文(已获授权同意转载)

我儿子写的文章

「我的同性恋爸爸」

我来自台湾,今年27岁

我的爸爸是一名男同性恋者。

我的爸爸是一名外形阳刚的男人,年轻时就确立了自己的同性倾向,不过限于当时社会风气压抑,为了顺服社会期待,与我的母亲结婚生下了我与哥哥。

我的爸爸是一个对家庭负责任的好男人,照顾孩子、爱护妻子,然而在我们约莫国小的时候,我的母亲竟然外遇,并且与一个有钱的老板私奔,甚至涉嫌诈欺,陷害我的父亲,让他无故积欠了巨额的债款。

不但「家长本身是同性恋,而且还是单亲」。这个「家庭结构」的组成在某些联盟的眼里应该是超级不正常、超级崩坏价值、超级变态的。但是,虽然苦,我们过得很好。

背着巨额债款,还要扶养两个年幼的孩子,我的爸爸辛苦地支撑着。(我永远记得,我跟哥哥儿时只有在新年的时候可以买新衣服,我们总会很有默契地选择价格最低的品项,而不是自己最喜欢的品项。)

其实,我们的父亲从来没有跟我们真正出柜过,一家人从小到大相处,什么样子大家心里老早心照不宣。记得小时候,爸爸有一天煞有其事地要与我们「谈谈」,这时我和哥哥就抢先一步安慰他说,「我们早就知道啦!又没什么!」。

我爸爸常说,他很恨我妈妈,但是他又很感谢我妈妈生了两个他最爱的孩子给他,这样比起来,也就没那么恨了。我的爸爸每天必须花非常多的时间来维持生活的家计,与支付债务,其实并不会有太多管教我们的时间,我与哥哥平常很自由,也自动自发在店里面帮忙,很小就可以独当一面。

小时候,我的成绩很优异,考上全县市公立的资优班。要说到校园间的歧视,我觉得倒没什么,真的别小看孩子们,孩子都很成熟的。要说到真正受到的歧视霸凌,反而是「来自家长」的。

「以后不准他来我们家玩了」

「不准再跟他来往,他没有妈妈,你怎么知道他是不是心理变态」

这些话很割人,很伤害,却都是出自于外表看起来好和善的「正常家庭」的同学妈妈口中。同学们倒是与我相处融洽,他们知道,没有妈妈并没有让我有什么不一样。

我们的家庭,跟别的家庭真的没有什么不一样,我们也吵架,青少年时期也小叛逆,但是我们家人间的感情更加紧密。我和哥哥都努力在课业表现上,考上第一志愿,我在创意与艺术上较有才华,而哥哥则是比较稳重会读书的理工男。

我们的家庭教育是「如果我有一块大的饼、一块小的饼,我们自己要拿差的,给别人好的」,待人处事多让人几分,在社会上看见需要帮助的弱势,多回馈几分。虽然这些品格教育让我在出了职场,受到了不少算计与陷害,不过完全不动摇我的品格形态。

我的哥哥是个优秀稳重,让人尊敬的对象。并且也顺利娶到了一位很棒的妻子,生活过得很幸福美满。记得在我哥哥的婚宴现场,我和爸爸哭得不成人形。

这样的哭天抢地的戏码,其实也不少见,在哥哥刚考上大学要离家的前一晚,阳刚形象的爸爸在床上哭成了泪人儿,说有多么地开心自己的儿子要上大学了。在我受伤进医院的时候,爸爸赶来看我,他哭到濒临崩溃。

我的爸爸,用他的生命、责任感、与爱来撑起这个家,孩子们深刻地感受到这一切,又怎么会去质疑「我要一个爸爸一个妈妈的家」?我告诉你,我们「完全不在乎有没有一个妈妈」,完全。建构一个家庭的要素,是爱。

记得大学的时候,有一个同学很郁闷,因为他的家庭并不快乐,爸妈不睦,母亲从小给他非常少的关爱,让他从小感到偏差。那时我跟他分享,我印象很深刻,儿时,我爸爸曾对我与哥哥讲的一句话「如果今天我们只有两个面包,我会给你们两兄弟一人一个,爸爸不会吃」。

听完,我这位同学眼眶泛泪,对我说「我真的好羡慕你,你很幸福」(他也知道我爸爸的性倾向)。

现在婚姻平权议题中,倍具争议的是「同志伴侣可否认养孩子」,基本上反对者都是以「孩子的人权」来捍卫反方立场。他们不相信同性恋者心中也可以有爱,不相信同性恋者也有能力抚育小孩成长,他们认为同性恋者的小孩,长大就会变成同性恋者。在这种种的误解与歧视之下,他们却没有想过,其实这些「育幼院中渴望家庭温暖的孩子」们的幸福,正是被他们所阻碍着!

孩子们需要的成长环境是关爱,绝对不是模组化的一夫一妻家庭结构。

首先,请先停止你们的「多数者优越」,跟你们不一样的人们能力并不比你们差。并且,也请不要小看了孩子们的感受度与良知。更不要用你们自己的价值观去限制别人应该享有的权利与幸福。

请你们不用为我们操心

拥有同性恋家长

我们非常快乐!

最后,更正一点

他不是我的「同性恋爸爸」

他是我爸爸。

PS. 我的故事当然不能代表所有的同志家庭,然而不同的家庭就会有属于他们特有的美丽生命故事,只要家长可以给予孩子充满关爱的成长环境,不一样,其实也都很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