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师大办毕典!4295毕业生线上齐聚 校长勉励:遇挫折不失去勇气
▲疫情前,台师大华语文教学系拍摄毕业照。(图/台湾师范大学提供)
今年是台湾师范大学创校以年来,首次举行线上毕业典礼,典礼中校方邀请拿下国际影展大奖的《MIT台湾志》节目导演兼主持人麦觉明录影致词,他提到,人生像爬山一样高低起伏,当设定目标,拿出热情和意志力,一条路走就对了,准备好一定会成功。校长吴正己也期勉毕业生,继续秉持学习热忱,要能多元思考,也要保持勇敢、温暖与宽厚的心。
受到疫情影响,台师大今年毕典首度改为线上,4295位学士、硕士及博士毕业生只能透过网路参与,校长吴正己一人身着博士袍,缓缓走上古迹礼堂讲台,面对摄影机和空荡荡的台下座位,说出他对110级毕业生的勉励与期许。
▲即使受疫情影响,台师大仍未忘记与毕业生的约定,「开启时光胶囊」仍照旧进行。(图/台湾师范大学提供)
吴正己指出,原本是相聚庆祝的日子,因为疫情缘故,虽然改变了祝福方式,但对毕业生的殷切期许丝毫不减,他祝福全体毕业生,带着所学的知识与技能,航向下一个人生旅程,梦想起飞。
他期许毕业生「继续秉持学习热忱」,快速变化的世界里,知识作为导航,学习可以储备战斗力,好奇心让我们对未知保持探索的热情。其次「要能多元思考、学会改变」,价值多元的社会里,反思是否背负自我设限的框架,或带着单面向思考的偏见。
吴正己提醒毕业生「要保持勇敢、温暖与宽厚的心」,未来人生难免有意想不到的阻碍,但却不能停止对生命的热爱,期许各位在挫折中不要失去勇气,顺遂时也要记得给予他人温暖回馈,在错综复杂的社会难题中,发挥良善力量。
▲师大109学年度线上毕业典礼。(图/台湾师范大学提供)
麦觉明也说,他天生热爱大自然,读大学时参加登山社,常在社团办活动、累积经验,还当上社长,甚至趁年轻勇闯天涯,报名圣母峰远征队,经历一年多严格训练,从尼泊尔入山到西藏,由圣母峰北侧攀登,共有一男一女顺利登顶,全队平安下山。
到电视台工作是他人生最大的转场,麦觉明说,当时从财务会计工作,转到电视影像纪录工作,这就是他的兴趣,做任何工作及事情,兴趣是第一要素,有兴趣就会有热情,当有热情时遇到再大困难,都会想办法解决,他制作的「MIT台湾志」节目,共播出近一千集,前后大概花了19年,如自己孩子出生到长大成人。他认为,台湾因为有高山,才有丰富生态,是独一无二的地方,也永远有拍不完的题材。
麦觉明强调,人生就像爬山一样有高低起伏,也有很多曲线,有时会攀上高峰,有时会走到谷底。人生起起伏伏,但最重要的是,当你设定目标,然后拿出热情、意志力,一条路走就对了,准备好一定会成功,期许每位毕业生都能有璀灿未来。
接着110级毕联会会长、数学系林书赋代表致词,当大家都准备好大声唱出梦想和希望时,偏偏遇到了COVID-19,这个月里,每天祈祷当日确诊数可以低于300,可惜事实往往未能如愿,也因此教检延期,原本暑假规划好的事情也泡汤了。心情好比考完微积分,成绩不理想的无力感,想哭、想抱怨、想放弃。
▲疫情前,台师大华语文教学系拍摄毕业照。(图/台湾师范大学提供)
林书赋说,「换个方式想,人生和微积分不就是如此,度过一个障碍,还有千万个等着我,只是人生这次没有退选单可以填。」既然过去已成事实了,倒不如微微笑,跳一跳,一起吹个风,把最近的时间留给自己,调整已乱掉的步伐,让生活重回正轨。他代表毕业生感谢师大,承载了这四年来的回忆,也才有如今的我们,也愿大家在未来某个时刻,看到下一个更好的自己,找回这段期间遗失的笑脸。
台师大也说,由于校内国际学生人数众多,线上毕典影片同步制作中英文双语字幕,由国际事务处邀请今年毕业的近400位境外生,以视讯会议方式与师长一起观看毕业典礼,并与所有境外生现场连线互动,让他们不但可以观看首播、更能接受学弟妹、师长们送上的祝福。
此外,校方也已宣布实施远距教学直到学期末,毕业生无法回校领取毕业证书,因此,教务处将用邮寄方式将证书寄给所有毕业生,离校手续也可透过线上办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