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不可不察的强权大国思维

(示意图/达志影像)

明年此时,我们已经选出了下一任总统和新的国会。中央选举不同于地方,必须将关注重点延伸放大「台湾飞航情报区」以外的事物,因为真正影响国家生存与发展的关键均在于此。

台湾因被长期孤立,民众久而不觉外部环境对国家安危之巨大影响,因而甚少关心国际权力格局深刻变化对台湾的重大挑战。一般政治评论中,对于总统大选的分析视角与网路讨论的重心,经常流于国内政党之攻防与对政治人物的喜好度。

乌克兰离台湾其实很近,是国际社会与媒体对台湾的重大提醒;台海中线默契一去不返,是美中地缘战略对抗下的严酷现实。

跨越今年全年的竞选活动,对台湾选民提出了截然不同的要求:不可只看自己的政党偏好,或对候选人的好恶评价,而必须转换视角,登高望远,由外而内,从未来5到10年的国家生存与安全来看待总统大选。

两个多月前,习近平在印尼G20领袖峰会前夕与美国总统拜登举行首次面对面元首峰会时表示,「宽广的地球完全容得下中美各自发展、共同繁荣」。对照10年前,习近平以国家副主席身分在访美前,接受《华盛顿邮报》书面采访时所言「宽广的太平洋足以容纳中美两个大国」,北京的大国思维已从太平洋扩大到整个世界。

中美之间的强权争霸已经在路上,而且将是漫长的坎坷路,小部分的「合作共赢」或阶段性的气氛和缓,并不会撼动从经贸金融、科技规格,到安全军事的全方位竞争对抗。对于美国强权路上百年未见的超级第2名,全领域崛起的中国大陆,从华盛顿到华尔街政商菁英的集体焦虑愈明显,愈反映出彼等对于「东升西降」以及「时与势站在我们这一边」等说法的极度介意。

思考美中台关系,台湾应注意的关键为何?有人关心大陆是否或何时会对台动武?有人关切台海有事,美国及其盟友是否出兵相救?如此的提法,非常具有「台味」,大家好像也只想知道这两个问题的答案。另一个档次的思考,则是从「美中俄三角关系」变化,来看华盛顿与北京在台海,想打什么牌?能打什么牌?

两强是站在「大国思维」的基础之上下围棋,如果台湾只看到两者之不同,很自然地会转述耳熟能详的说法:民主与专制的对抗,自由与压迫的冲突。然而大国之于国际权力格局的观点,其实「霸权之道」、「升降之谋」又是如此地相近。将「中美对抗之异」与「两强争霸之同」摆在一个天秤上看,才能更好地理解华府与北京的对台政策。

夹在中美两强之间,我们最有研究的是两岸关系,却不是大陆问题;是台美互动,却不是美国政治。若只看大陆对台政策以及美国对台政策,还不仅是「本末倒置」,根本是「舍本逐末」。

两强之间,若仅列举北京最在意的一项,应为美国行政与立法部门「虚化与掏空一个中国」的诸般渐进式作为,因其动摇了半个世纪前,中美关系正常化的根本基础。两岸之间,若仅列举北京最在意的一项,应为台湾推动「去中国化」的诸般渐进式作为,因其推远了「分久必合」纽带想像。当然,台湾首当其冲,挑战巨大且以今年尤然。

现在即已启动的总统大选,台湾更应探究两强对局之大国思维,从高处观局,从远处着眼,少看强权不在意的台湾内部政治攻防,多察未来10年之天下大势,隐忍图存,全军全国。

时逢癸卯兔年新春,令人不禁想起成语「静若处子,动若脱兔」。动静之间,更应如《孙子兵法》所云:「合于利而动,不合于利而止」。(作者为淡江大学战略所副教授、中华战略兵棋研究协会理事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