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会封城吗
亲历武汉封城的薛颖穜受访表示,这几天重新听到路上的汽车喇叭声,感觉比鸟叫还悦耳。(薛颖穜提供)
虽然目前台湾新冠疫情尚称稳定,但无人能保证「社区感染」不会发生,所以台湾仍存在封城的可能。为了降低封城的风险,或可能带来的混乱或伤害,政府与民众得要未雨绸缪。
广义而言,因应疫情提升,目前各国都有不同程度的防疫管制政策,只是不一定将其命名为封城而已。有些已是现在进行式,只是管制程度的差异有别。
以最先封城的武汉为例,中国由上而下的管制政策固然有其成效,但也可能存在问题,例如政府(包括医疗机构)和确诊者之间,可能存在诸多资讯不对称,难免管制失误,或带来不便或不安。唯因体制与规模的差异,大规模封城能否复制,可能有讨论空间。例如,义大利原本针对北部实施封城,不料却造成逃亡潮及监狱暴动。
封城的重点在于是否有系统或妥善的沙盘推演及政策规画。因为封城存在动态性,所以必须有系统考量,必须设计相关配套,以避免造成可能发生的混乱或后遗症,例如民生物资囤积、抢购或行为失序等后遗症。美国还没宣布封城,民众就已开始疯抢民生物资,显见封城政策设计配套的重要性,以避免可能带来的负面效应。
在封城的执行上多是由上而下,然而每个人或组织都有其独立或自主性,因此必须有缜密的组织分工与协调,让大家都能同心协力防疫。若不考虑到民主机制系由下而上运作的配套,可能造成政策执行上的困难。因此,若能使用人工智慧(AI)、物流科技、无人飞机等新科技,应有助于执行的顺畅。
可以说,台湾目前已是在执行部分的封城政策,随着疫情升高,也不断在提升管制的层次。因此,是否称为封城不重要,重点在于能否遏止疫情发展才是关键。例如,SARS疫情爆发期间的封院政策,曾造成诸多问题,但以目前各医疗院所加强管制的作法,就比较能让民众接受。因此,从管制政策的角度,进行防疫的「超前部署」、「沙盘推演」或「万全准备」,都可以是封城政策的内涵。重点在于,政府与民间是否有共识,才是能否发挥防疫成效的关键。(作者杨永年为前成功大学副研发长、美国圣休斯顿大学灾难与紧急应变管理研究中心访问学者,作者冯达旋为前成功大学资深行政副校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