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近六成3歲幼童晚睡 專家:與「家長迷思」有關

国立嘉义大学幼儿教育学系教授兼研发长叶郁菁表示,许多孩子周末跟着家长作息晚睡晚起,隔天礼拜一要上课就会延迟,常常9点多后才到班上课。本报资料照

根据台湾师范大学与国科会研究团队研究,台湾3岁幼儿严重睡眠不足者已达一成,且晚睡比率偏高,近6成的3岁幼儿晚睡。专家表示,儿童睡眠受「家长作息」高度影响,若晚上睡不着,家长可能让孩子看平板、看影片,误以为是学习,但影音刺激对于小孩来说更容易破坏睡眠。

国科会补助「幼儿发展调查资料库建置计划」,长期追踪1至3岁幼儿睡眠状况,并分析睡眠与发展的关系。调查显示,1至3岁幼儿晚睡、超过10点就寝比率偏高,1岁晚睡比率达48.3%,2岁之后更达54.3%,到了3岁达到57.8%,可见晚睡比率于3个年龄都在5成上下。

国立嘉义大学幼儿教育学系教授兼研发长叶郁菁指出,孩子的睡眠与「家长作息」高度相关,孩子确实累了会倒头就睡,但家长若长期晚睡,吃饭时间延后、睡眠时间也延后,孩子晚上经历就会相当旺盛,作息受到影响。

「幼儿园看见相当多类似案例。」叶郁菁表示,许多孩子都有「周一症候群」,周末跟着家长的作息晚睡晚起,隔天礼拜一要上课就会延迟,常常9点多后才到班上课,上课精神状况也不好。

叶郁菁说,建议3岁以上小朋友的午睡时间不要超过1小时半,每天要睡眠充足,9点就应该准备就寝;许多家长有迷思,小朋友就寝时间不想睡,让他们看平板、看影片,以为看影片是一种学习,但3C影音刺激反而影响孩子睡眠品质,类似情形在学龄前幼儿特别严重。

儿科医学会理事、马偕儿童医院小儿部资深主治医师彭纯芝则说,儿科医学会建议,儿童2岁以前尽量不要看萤幕,晚上睡眠时间同时也是生长激素高峰期,直接影响身高发育,建议儿童晚上10点前入睡;若睡眠不足孩子白天的活动量、身心状况也会受影响,可能导致儿童情绪不稳。

叶郁菁建议,家长可调整作息,10点就陪伴小孩就寝,若需要处理工作或家务,则在孩子睡着后再处理,培养孩子正常作息的时间,让孩子能够固定睡眠。彭纯芝也说,1岁以下孩子白天也会睡,但白天睡眠时间长,家长就会日夜颠倒,也会累,因此大人作息能够固定,孩子也可以有稳定睡眠,也对生长激素分泌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