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首家企业全力响应! 富邦人寿偕荒野推动川废快筛调查

富邦人寿全台首家企业响应荒野保护协会推动「川废快筛调查」,由荒野理事长刘月梅(中)、海保署海洋环境管理组科长陈鸿文(右二)、富邦人寿公关广宣部部长陈姿瑛(左三),共同倡议关注河川废弃物污染。(图/富邦人寿提供,下同)

生活中心/综合报导

近年海洋废弃物议题备受各界关注,海滩上成堆保丽龙、捕捞渔具宝特瓶让人怵目惊心,这些海废不只就近来自海滨游憩与海漂垃圾,其实也有不少是来自河川,全球每年约有八百万吨塑胶垃圾,从陆地进到海洋,如果能「追本溯源」拦截河川废弃物、从根本做起,将能有效改善水域环境。鉴此,荒野保护协会推动「河川废弃物快筛调查」,反映出严峻的河川废弃物污染问题,继今年完成淡水河流域调查后,此议题深受企业关注,并获富邦人寿全力支持,为全台首家响应之企业,将连续三年与荒野共同投入河川废弃物快筛调查计划,借此找出更多河川废弃物聚集河段,以利有效率的清理,期盼在双方共同努力下发挥并扩大绿色影响力致力台湾河域之永续发展

富邦人寿总经理陈俊伴表示,企业永续发展不只在公司内部,更必须延续企业的力量、扩及环境与社会,富邦人寿总资产于2020年正式突破新台币五兆元,深受客户信赖,亦肩负起更重大的企业社会责任;在写下新里程碑之际,和荒野保护协会共同关注川废课题,希望能让全民意识到河川污染的严重性、提升国人环境教育素养,进而转换为行动落实于生活,让我们下一代能常伴青山绿水

▲「河川废弃物快筛调查」反映出严峻的河川废弃物污染问题,此议题深受企业关注,获富邦人寿全力支持,为全台首家响应之企业,将连续三年与荒野共同投入河川废弃物快筛调查计划。

海纳百川追本溯源 连三年关注川废议题展现企业影响力

台湾为高山耸立、四周环海海岛国家,水资源虽看似丰沛,却在气候变迁及人为破坏下,使水污染问题日渐严峻。荒野保护协会理事长刘月梅表示,透过今年的川废快筛调查证实,海废的组成与河川废弃物相吻合,也就是说「海废主要来源之一是河川」,正当各界群起关注海废议题、政府提出「向海致敬」政策的同时,如何加强对河川废弃物的监测与清理成当务之急,期待荒野能集结政府、企业与众人的力量,努力减少陆地上的垃圾进入海洋、阻断海废源头,以具体环保行动向海洋致敬。

川废快筛调查首次执行,即选定与双北居民生活息息相关的淡水河流域,主要河岸长达242公里,其中废弃物集中热点虽然仅占总河岸长度9%,不过却累积逾18万公升废弃物,且川废也因河川上中下游使其型态不同,下游由破碎的塑胶袋塑胶瓶罐与保丽龙碎片组成,中上游则多为非法弃置,如废弃家具或装潢营建等。荒野表示,水资源永续课题必须先回头检视有多少废弃物是经由河川流入海洋,优先收集数据后才能积极处置,而「川废快筛调查」是一套能有效监测河川废弃物调查的机制,不仅能了解川废分布,更可做为未来河川整治之重要依据。

富邦人寿长期关注台湾水资源永续课题,导入再生循环生态链概念,带领全台同仁身体力行净溪净滩净塑等行动爱护环境外,今年更进一步与荒野共同倡议关注川废议题,连续三年预计于台中新竹、双北等县市推动河川废弃物快筛调查,透过低碳、无纸且结合公民科学家(Citizen Science)之调查方式稽查公害、保护生态,同时也积极从「认识河川」、「爱护河川」,及源头减塑行动的「永续河川」等面向推广河川保育理念,逐步扩大水域环境治理之影响力,让河川和全民正向共生

保险绿化工程扩大推进 永续的正向力量延伸至环境与社会

富邦人寿不仅依循联合国永续发展目标(SDGs)第14项「保育及永续利用海洋与海洋资源」(Life below water)推动河川保育、确保水资源永续外,亦秉持对人的关怀,积极从保险本业出发推动保险绿化工程,融合创新且永续的保险商品与数位服务,与保户偕手为地球环境努力,也增进人类健康生活。

此外,富邦人寿也透过四大低碳策略:绿色采购、友善职场、服务无纸化、公益环保,并自主发表「环境永续宣言」,从企业内部管理走向社会推广,以实际的永续行动塑造绿色典范,更表达企业朝永续经营目标迈进之决心,创造金融、产业与社会环境三赢,成为带动永续台湾的正向力量,也期望此次行动能为河川保育尽一份心力,发挥抛砖引玉的倡议效果,让更多人能够看见并且投入关怀台湾的河川保育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