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太阳能厂商走出困境 业界齐喊产业转型

台湾太阳能厂商走出困境业界齐喊产业转型。(图/记者姚惠茹摄)

记者姚惠茹/台北报导

2018国际能源周落幕,吸引上万名国内专业买主前来采购洽谈,振奋太阳能产业近期低迷的市况,尽管矽晶报价持续走跌,国内太阳能厂商也在这次盛会中,纷纷提出解困之法,齐喊产业转型,为太阳能厂前景找寻新的出路。

台湾太阳能产业在2004年左右曾经达到高峰,当时市值一度高达3000亿元,直到大陆厂商急起直追,以至于台湾太阳能产业陷入困境,甚至被称为「惨业」,不过去年太阳能产业全球装置量达到100GW,粗估产值新台币5兆元,并且年年都在成长当中,可见并非产业问题

举例来说,台湾太阳能产业过去以太阳能电池为主,太阳能系统1W价格1.5美元,电池价格却仅10美分,电池占供应链比重仅约6%,台厂除了目标市场规模小,还面临大陆厂商扩产,市场面临供过于求的冲击

不过,全球都正处于能源转型的关键时刻绿色能源将取代传统化石燃料核能,成为驱动经济成长的新引擎,根据国际能总署(IEA)预测,2022年前全球再生能源发电装置量将高达43%,并且预估全球2030年的再生能源投资金额将上看16.5兆美元。

乘着这波趋势,国内太阳能厂商也纷纷提出解困之法,齐喊产业转型,并在今年国际能源周看出国内太阳能厂纷纷将营运重心转向下游模组与系统,像是绿能科技就展出近年力推的轻量化太阳能模组,可应用于人行步道棚架隔音墙电动机充电站

另外,元晶则是展出适合台湾气候的太阳能模组,元晶指出,这类模组产品兼具耐高温、高湿气、抗盐害与抗强风特性

展望明年市况,研调机构指出,新日光、昱晶、升阳科三合一公司将在10月1日正式合并为联合再生能源公司,加上元晶在台湾屏东扩厂,今年4月刚成立的台湾太阳能模组制造公司(TSMMC)也加入战局,市场变化值得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