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醫事人力 不患寡而患不均

近千名医事人员19日上凯达格兰大道举行黑十字运动,呼吁医事人员总量管制入法。卫生福利部对此回应,将与教育部举行跨部会会议,邀集相关公协会及医事相关科系共同讨论招生名额调配机制。图/中央社

仔细聆听前天第三场总统政见会有关医疗的部分,强调的是扩大医疗支出、改善待遇、精进品质。但几个月来,医界一直努力推动的「医事人员总量管制」入法,依然被漠视。虽然联合报揭露医疗相关学系的增额已引发争端,但是,反对药师、中医师增额等诉求,却依然未获政府明确回应。

以波波牙医为例,卫福部薛部长强调的是「信赖保护原则」。但这个原则应是指医师法修正前已经注册入学者,不需考学历甄试;至于每年五十个实习名额,是行之有年,众所皆知的事,与此原则毫不相关。

健保、医疗容有沉疴,但「医事人员总量管制」却是医界最在意的隐忧。清大、中兴跟中山在二○二二年迎来首届后医系学生,阳明交通大学以「外加名额」通过申设中医系,嘉义大学、中兴大学也在酝酿中。慈济大学成立药学系,引起药界恐慌。护理界则以降低国考门槛来招募更多新兵。至于波波与本土牙医之争,已难善了!

且看台湾的街景,中、西、牙医诊所、药局,早已三步一家,五步一店,总量再不管制,将会人力浮滥,不仅影响所有医事人员的工作权,互相竞争的结果,过多的不当医疗将层出不穷。举凡自费的针剂、药丸、医材、检验、治疗方式,不断被推销,最后受害的还是所有民众。台湾医疗,将因此而崩坏。

「台湾医事人员大联盟」跟教育部反映,教育部把责任推给卫福部,卫福部则说总量不宜管制,应视实际需求逐年调整。话是没错,问题是在少子化及AI日益精进的冲击下,总量应逐年递减,绝无申设新学系的道理。寻求「医事人员总量管制」入法,只是医界卑微的希求与基本的底限。

「偏乡医疗」照护,是突破总量很好的借口。但这只是转进的巧门,几年后他们还是会回到都市来。没有好的诱因,终究是留不住人的。台湾的医事人力,是不患贫而患不均。

且看日本牙医师许多在开计程车。将来我们的西、中、牙、药师,也要另谋出路了!当医生的已不再尊贵,莘莘学子也不再汲汲营营,视之为首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