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中社宅租金 都發局:提供補貼
中市府推动1万户社宅目标,目前总兴办户数已推升至7362户,图为太平育贤一期好宅。本报资料照片
中市府推动1万户社宅目标,目前总兴办户数已推升至7362户。市议员吴佩芸在此次定期会提案,希望能考量承租者收入与负担能力,制定租金计价标准,社宅入住机制调整为「轮候制」,增进社宅兴建、入住时程明确性。都发局长李正伟表示,会针对不同条件申请户提供补贴优惠,「轮候制」正由中央与地方政府研议配套措施中。
吴佩芸指出,曾多次接获民众陈情,认为社宅租金虽已较市价便宜,但单价仍偏高,故此次定期会提案,希望市府在社宅租金定价,改以租者「住得起」为立场设计,采实际收入区间,订定不同价格,使租金支持不超过家庭所得一定比例,减轻承租者负担。
吴佩芸也提到,台中社宅中签率普遍偏低,除梧栖三民社宅外,其他社宅中签率仅约1至2成,供不应求,市府应参考欧洲各国,如英国、法国等社宅入住机制采「轮候制」,可让轮候名单上的民众,对入住时间有较高确定性,也可监督政府兴办社宅状况。
住在东区温姓市民表示,现阶段社宅数量不够,房价又高,政府单位应积极加速建设,才能根本解决问题。他认为采取「抽签制」,无法清楚掌握中签与否,及是否有社宅可住,如果采取「轮候制」,除可让市府清楚知道当地有多少户社宅需求,可明定兴建目标,尽可能满足当地需求,也可清楚明确自己往后居住状况,进而做相关规画。
都发局长李正伟表示,社宅价格每三年会参考估价师,评估临近区域价位基准,重新评定价格,另有针对不同条件申请户,提供补贴优惠,落实居住正义。
至于「轮候制」部分,李正伟说,轮候期间约3至6年,原申请人可能生活条件提升,间接影响当下需求户数资源;若采「社宅单一轮候制」,可能发生1人申请10处社宅状况,影响更多申请社宅权益;若采「全市轮候制」,则可能导致分配区位,并非适合申请人所需,故中央与地方政府,现在正积极研议「轮候制」配套措施。
李正伟说,台中目前社宅兴办户数已达7370户,加计已编列预算规画中的6处基地,总计兴办户数已推升至1万户以上,未来加计中央兴办8千户,共可提供约1.8万户社宅,照顾更多青年、弱势家庭安居台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