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費收多少才合理?環團:2030年至少每噸3000元

多个环保团体上午集结于环境部前,批评企业意图压低碳费至20元以下,要求碳费审议委员会坚守立场,制定合理碳费。记者曾原信/摄影

环境部今天召开第6次碳费费率审议会,除上次会议决议一般费率落在300元到500元之间外,预计2030年每吨将收取1200元到1800元的碳费。多个公民团体在审议会召开的同时也在环境部外召开记者会,建议碳费起征价不宜低于每吨新台币500元,并且要逐渐提升到2030年每吨收费3000元,优惠措施也应有落日条款。

环境权保障基金会专职律师吕冠辉表示,自年初环境部展开碳费沟通以来,经济部不断挟着产业竞争力的大旗拖延转型时程,经济部应先规画足够积极的转型作为,才同时透过相当机制保护受到过度冲击的族群,而非因为转型会造成产业冲击,反而开放高排碳的产业不需尽力减碳。另依照目前优惠费率折价下来的10元和20元的碳费,我国产业未来究竟要如何衔接欧盟CBAM?更遑论目前「自愿减量专案」抵减碳费的减量额度根本不受CBAM机制承认,未来我国出口到欧盟的产品,恐因在本国未足额缴纳碳费,将全部都要再另外购买CBAM凭证?

地球公民基金会议题部专员郑泰钧直言,根据台湾气候行动网络研究,碳费以500元计,台塑仅需缴纳122亿元左右,仅占其2023年生产成本8318亿元的1.47%;中钢约为2.34%、台泥约为2.14%,影响并不如期宣称的巨大,且由于净利颇受经济景气循环影响,若以之作为评估对象,并无法反映碳费真实影响;全球最大的工商组织,国际商会(ICC)的研究更已指出,碳定价的实施并不会导致通膨危机,产业之所以游说政府、制造通膨舆论,和经济部携手演出话剧,目的只有一个:「将碳费转嫁给民众,要全国人民帮财团缴碳费」。

绿色公民行动联盟专员沈宜臻怒斥,环境部长彭启明日前受访时表示,强调虽然一般费率可能落在500元左右,但只要企业愿意自主减碳,碳费可低至2折,仅需缴纳约100元。但根据现行规画,若碳底价要维持在100元,优惠费率至少应从500元起征,以目前可能的方案来看,优惠费率再乘以0.2排放量调整系数,企业实际缴纳的碳费可能仅剩20元,令人无法接受。

台湾气候行动网络研究员林雨璇指出,若要促使钢铁、水泥、化工等高碳排产业投资所需的减碳技术,碳价每吨必须高于100美元才具经济可行性。因此呼吁碳费应从500元起征,并且逐年提高,在2030年达到每吨3000元,相关的碳费优惠措施如优惠费率等,必须设有落日条款,如此能够明确让企业知道,优惠费率仅是暂时的过渡机制,而非永久的碳费豁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