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費徵收擬考量碳洩漏因素 不同產業採不同配套
环境部今年初公开碳费计算公式,拟以全年排放量减掉2.5万吨二氧化碳当量后再乘以适用费率,即碳排大户享2.5万吨免费排碳额度,但挨批是给排碳大户放宽标准。示意图。本报资料照片
环境部今年初公开碳费计算公式,拟以全年排放量减掉2.5万吨二氧化碳当量后再乘以适用费率,即碳排大户享2.5万吨免费排碳额度,但挨批是给排碳大户放宽标准。环境部表示,若是高碳泄漏风险的业者,就不能享上述免排额度,也会因应不同产业订定不同配套。
立法院卫环委员会今天邀请环境部长薛富盛针对「迈向碳有价时代,碳费拟定时程表及碳费审议委员会相关内容」进行专题报告,并备质询。
针对提供碳排大户拟享2.5万吨的免排额度,民进党立委林月琴质询时指出,希望能取消2.5万吨的扣除额度,随着国际法规加严,台湾没有等待的机会,应该要加快减碳脚步。
「碳泄漏」是指国家采用较严格的气候政策而减少排放量,导致另一个国家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增加,反而使得整体碳排有增无减。
薛富盛指出,环境部内部对计算公式有做调整,若业者没有碳泄漏,是可以享受2.5万吨的扣除额,但若有一定比例的碳泄漏就不能享有扣除额。
环境部次长施文真补充说明,年初公布计算公式后确实带来许多讨论,也因为目前500多个排放源的产业结构都不同,因此针对不同类型的排放源就会有不同的配套,毕竟优惠重复也带来太大的弹性,业者也就没有减碳诱因了。
施文真表示,欧盟早在2005年便有高碳泄漏风险的观念,相关碳交易法规也一直在修正,台湾在制度设计上会参考各国如何认定高碳排泄漏等,至于哪些行业别搭配哪些优惠,在碳费收费办法中还有很大的讨论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