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当记者以来「最害怕的受访者」-杨丞琳

文/关韶文

我和你们一样听着《暧昧》、看着《恶魔在身边》长大,以前一开始也很期待能访问到自己的偶像,但后来几次经验,开始害怕靠近,很怕问了什么都有可能被骂,最后甚至逃避访问杨丞琳机会,直到现在,我终于不害怕了,反而很期待!

工作缘故记者能在采访时见到自己很喜欢的明星。碍于「娱乐新闻」的工作需求,我们不可能每场记者会,都问这个保养品多好用、那个防晒有多抗UV,免不了要探一些八卦花边。看过好几次杨丞琳的访问,只要有记者问到某些关键字,就会一触即发,令我印象最深刻是《单》MV发布会,有记者问到,「这次担任导演,未来会不会自己尝试剪辑婚礼影片?」当时杨丞琳只简单回答了一句,「这个扯太远了!」之后,每次收到采访邀请,发现活动当天我正好休假,竟会松一口气,「好加在!」

▲▼杨丞琳被问到感情,总是四两拨千斤。(图/记者张一中摄)

记得有一阵子,每次活动前,就会爆出杨丞琳拍广告耍大牌的讯息,有一次,我终于鼓起勇气询问,「真的不怕被认为是故意炒新闻吗?」她突然凝视着我坚定地说,「没有人会想用负面的事件来炒新闻。」再问到相关话题,杨丞琳则是巧妙结合商品,高EQ自嘲:「这罐防晒乳只有防晒,没有防小人!」接着后来好几场活动,我适度避免发问,深怕被反击,甚至影片播出去后,粉丝只会觉得「那是你们媒体爱问」,但这是我们的工作,记者就如同哑巴吃黄莲一样,有苦难言。

过了一阵子,杨丞琳带着电影《红衣小女孩》来上直播节目脚本中有一段则是请杨丞琳帮我卸妆、重新化妆,那次她毫无抗拒,直接拿起卸妆棉,扶着我又圆又肿的脸,认真帮我重新上妆,我才第一次感受到原来她不是那么有距离。

接着,一场《青春住了谁》的巡演发布会,会后结束,特别安排专访杨丞琳,我内心其实有些抗拒,害怕问一大堆「官方问题」,得到一些「官方回答」,花了时间却无法做到我想要的效果,但内心又觉得这是一个好机会,思考了许久后,我接下这项挑战。

我和同事们日夜讨论着要玩些什么游戏好,提出讨论的有:拼图问答、前奏猜歌、魔王合唱等等,我们决定带了一把「假吉他」,呼应李荣浩演唱会霸气之吻,这样重现《年轮说》应该颇有效果。说老实话,上节目前一刻,我还是紧张的,但杨丞琳看到背起吉他的我,竟豪迈大笑,那个笑声让我确定,我们真的做到了!

杨丞琳不但不介意我们的「吉他梗」,她甚至乐在其中,还急着询问我们,「何时会剪好?好期待!」我记得录制完毕当天,同事们在采访车上重复「回顾笑点」,不断说着杨丞琳有多好笑、多好玩,甚至赶工用最快速度将影片后制完毕,上架后也得到了不错的回响

▲李荣浩2017年在演场会上主动亲杨丞琳。(图/记者张一中摄)

说实话,我并没有因此不害怕杨丞琳,但我试着去理解,她为什么这么不想被问到「感情」,直到去年12月,在《青春住了谁》巡演会后的庆功宴上,我找到了答案。那场访问里,杨丞琳聊着她为演唱会下了多少功夫,但媒体不免俗还是会问到男友台下看的心情,「我很谢谢他,谢谢他赶到之外,隔天又是最早的飞机离开。」记者追问,演唱会结束后李荣浩有没有到后台,杨丞琳嘟嘴装可爱,「我是演唱会总策画耶!」开玩笑暗示记者别再问了。

之后,在一场活动中,我试着把报导切成两部份,一篇回应相关的感情绯闻、另外一篇则是专心谈论作品,虽然花边新闻点阅率总是高出许多,但我没有因此放弃,我相信即便只是「娱乐新闻」都有其存在价值,或许透过报导,可以鼓励更多正在追梦的你、正在混沌的你、正在找答案的你,我试着去做一些改变,不管有没有人发现。

▲▼杨丞琳巡演跑遍多个城市。(图/记者张一中摄)

2018年2月,我们到了香港采访杨丞琳《青春住了谁》巡演,这场演出是她拿着「李荣浩送的麦克风」的第一场巡演,身为记者的我们,发现这个「新闻点」,我再次鼓起勇气问了这题,杨丞琳笑答,「你现在觉得你是老鸟了是不是?」其他记者接着打圆场追问「是不是至少有收到简讯祝福」,杨丞琳则回答,「我觉得你们都在问一些~拜托不要啦~我的人生,不是有一场还不错的演出吗?」杨丞琳其实不是不想回答,她只是害怕模糊焦点,让自己努力许久的作品失焦。

相隔一个月,又是一场杨丞琳的代言活动,偏偏这场又是她爆出「试婚买房」后的隔两天,记者难免又必须追问,而杨丞琳也耐着性子回复。会后平面访问时,杨丞琳分享自己帮妈妈开了IG,并且只追踪一个人,我突然想起李荣浩刚开IG时,也只追踪杨丞琳一个人,我立刻问了这题,杨丞琳居然笑了,「你仔细看,不只哦!」那场访问结束后,杨丞琳私下对我说,「我知道大家对我的兴趣,都不是这些专业的事,但谢谢你还是会写一些专业的内容。」这一句话鼓舞了我,我知道有些新闻点阅率虽然不高,但我正在做对的事。

从一开始的期待成了害怕,再从害怕转回了期待,我试着换位思考,去理解受访者的反应,也希望可以透过不同的方式,去问到我们需要的「新闻点」,虽然不见得每次都能成功,但至少没有对不起自己的工作。

记者和艺人之间的关系总是微妙,记者很幸运,可以透过工作,访问到自己的偶像,但却也因为如此,访问到一些「台面上形象很好」的艺人,会因为对方一个私下的行为,直接破灭。事实上,这些冲击,可能天天都在上演。我很幸运,比其他粉丝有更多的机会遇到杨丞琳,我试着理解她对工作的自我要求,也更理解她不希望被「模糊报导」的心。现在收到采访邀请时,反而会紧张看一下自己有没有休假,深怕遇上自己休假,又少了一个能访问杨丞琳的机会。

最后,我想说的是,虽然不知道下次遇到杨丞琳,又是什么时候了,但容许我占用一点点版面,在这里祝杨丞琳「生日快乐!」

●作者关韶文,《ETtoday星光云》娱乐中心唱片线记者,喜爱把听到的事情写下来,喜欢把记得的事情写出来,用幽默诙谐的态度笑看人生,也欢迎到「关韶文粉丝专页」和我联系。以上言论为个人立场,与公司无关。ET论坛欢迎云友更多参与,也欢迎网友发表高见,投稿请寄 editor@ettoday.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