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闽南语沈浸式教学 全国483个班级参加
台南市隆田国小闽南语沉浸式教学结合校订课程,富含在地特色。(教育部提供/林志成台北传真)
为让学生在校学习时也可用到闽南语,教育部国教署办理「闽南语沉浸式教学计划」,将闽南语结合学校本位课程及班级主题教学,营造沉浸式语言学习环境,自106至111学年度已有213校参加,共计嘉惠全国483个班级学生。
教育部国教署表示,这项政策透过多元的教学模式及课室氛围营造一个有效能的语言学习环境,同时也提升学生闽南语使用流畅度,以「先听说、再读写,并以生活化与趣味化方式」进行教学设计,鼓励教师渐进式运用国语、闽南语教学。
以宜兰县大溪国小为例,校长方俊钦带领行政团队跟教师善用学校环境的特性,共同规画龟山岛的传说故事、冲浪等具在地特色的课程,同时结合社区资源,鼓励家长参与学校相关活动,让学生的语言学习扩散至社区。
大溪国小教师吴慈峰表示,平时的教学及对谈以闽南语为主,借以激发学生语言认同,学生在与同侪互动中自然使用闽南语,浓浓的「宜兰腔」闽南语更彰显语言在地化。
台南市隆田国小以校订课程「咱的好所在、菱乡生态巡礼」为主轴,研发自编教材,进行生动且别具在地特色的课程,在寓教于乐的课程设计中,学生勇于以闽南语进行互动。教师陈郁叡表示,透过充满活力且符合课纲的全方位课程设计,让学生的学习目标兼具本土情怀与自我认同。
屏东大潭国小的自然课程,教师教学全程使用闽南语,学生也能使用闽南语进行讨论,并对课堂中科学实验表现出高度兴趣,透过教师陈盈朱穿插实作、观察、讨论及程序引导的安排,让课程内容饶富趣味。
教育部国教署表示,将持续鼓励学校创造开放、包容及尊重多元文化的学习环境,从学校出发,与社区及家庭共同努力,使闽南语成为学生日常活动进行时的语言,并结合在地文化,让学生对本土语文学习产生认同与荣誉感,进而乐于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