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梅杨新附幼推客语沉浸教学 节拍入教更生动
杨新附幼园主任张肇真善用自身所长,以节拍做为桥梁,吸引学生开口说母语。(黄婉婷摄)
借由让孩子动手制作、品尝客家美食,增加文化体验。(黄婉婷摄)
为让客家文化于下一代扎根,杨心国小附设幼稚园2年前申请客语沉浸式教学计划,将学习环境融入客家元素,让文化成为生活的一环,并从音乐韵律出发,将节拍导入日常用语,以趣味的方式吸引孩子,从中习得博大精深的客家文化。
桃园市杨梅区为典型客家庄,7成居民皆为客家人,几乎无人不通晓自家母语,但随着时代更迭,后代传承越来越少,杨心国小感叹于此,连续8年申请客语生活学校,增加客家文化体验,杨心附幼则从2年前跟上国小脚步,让孩子及早接受母语薰陶。
走进附幼彩虹班,孩子们以客家元素当作绘图、积木创作的灵感,除积木区贴满客家土楼示范照外,劳作区则以客家花布作为原料,制成一个个独具特色的作品;教师也从美食下手,提供传统料理如姜丝炒大肠、红粄供孩子品尝与制作,由于「吃饭就是上课」,也成为学生最期待的时光。
除了环境塑造外,鼓励孩子开口讲母语,其实难度更高。园主任张肇真表示,由于她研究所时曾修习客语儿歌,因此习惯用打节拍的方式,让孩子在游戏中学习日常用词,再搭配朗朗上口的儿歌旋律,用趣味性来淡化羞涩的心,「不强调讲客语,才是最好的教学方法。」
张肇真认为,孩子就像颗种子,在多元教材的培养下,文化自能内化成日常,就像曾有学生在毕业时,自发提出「客语致词」的要求、也会拉着父母嚷嚷课堂所学,让3位教师们相当感动,表示皇天不负苦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