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PP冲击台湾纺织 厂商应掌握3点
TPP效应发酵,国际品牌商已开始在越南寻找上、中游的供应链,或要求供应商需在当地发展完整供应链,纺织所研究员刘育呈表示,TPP对台湾纺织产业的冲击是现在式,国内相关厂商产业应注意未来冲击,而他也提出3点建议。
首先是强化劳动关系与原料供应,由于越南凭借者低廉的劳动力成本,加上外销具有关税竞争力,并拥有中间原料内需市场,不管是台资、越资、陆资、港资对越南纺织业的投资都相当积极,但随着劳动需求大增,所以在人力招募上会有些问题,员工容易因薪资差异而跳槽;另外成衣所需配件、副料相当多,若品牌商要求交期缩短,台商必须加强供应链关系,让原料可以准时、充份供应。
第二则是染整投资应审慎评估,刘育呈说,越南在味丹废水直接排出污染河川事件后,染整牌照便得非常难拿到,在越南做染整必需要有执照及废水处理的能力,两者缺一不可,而因为投资执照由地方政府核发,需符合当地产业发展政策,另外,当地环保废水排放标准也比台湾严格,需多加留意。
第三要建立合作伙伴与策略联盟,刘育呈说,在越南可以发现许多厂商有合作关系,有些是集团所属的公司、有些是长期合作关系、有些是资本并购关系,因为在TPP中的yarn forward,合作伙伴与策略联盟将有利于美国品牌的接单。
以大厂来说,除了进行国际布局,也可以自己作供应链、价值链的整合,刘育呈举例,像是成衣大厂儒鸿,原本是布料起家,而后便一步一步往下游走,目前已把成衣这个领域建立起来,形成强大的企业体;聚阳则是成衣起家,由下往上走,随着原料来源掌握后,对企业发展有着正面效应。
至于中小企业则可接客制化、少量的订单,以差异化杀出重围,不过因海外布局会受到限制、容易受大环境的冲击,可以透过转型、整合继续生存,刘育呈说,像是台湾户外品牌就成立TOG联盟,以促使台湾机能性纺织品品牌国际化,建议其他厂商也能效仿。
►►►关注2016,欢迎加入《ETtoday筋斗云》粉丝团。
资讯恐慌症发作?下载「ETtoday新闻云APP」快速补给→iOS:https://goo.gl/rmIDdxAndroid:https://goo.gl/XPe8U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