旺报社评》九二共识的前世今生与未来系列三:由一国两制现状走向心灵契合
社评
2019年大陆领导人习近平提出「九二共识的核心要义是一个中国、共谋统一」,并倡议「探索两制台湾方案」,将九二共识、统一、一国两制等三个关键词连结起来。民进党扩大解释,将战略模糊的九二共识等同于一国两制,并绑定香港命运。台湾民众因为不接受香港模式、对一国两制有疑虑,九二共识从此失去原有价值,造成两岸关系的困难。
战略清晰 台湾无话语权
北京多次澄清,统一前的九二共识,与统一后的一国两制,完全是两码事,并痛批民进党混淆概念、诉诸抗中,但不可否认,与原本具有「战略模糊」价值的九二共识相比,一国两制是完完全全的「战略清晰」,台湾既然放弃战略模糊,北京自然运用自己所掌握的话语权定义「一国两制」。
首先,一国是中央政府在北京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其次,两制必须服从于一国,统一后外交、国防、国安乃至教育等领域决定权在北京;再来,无论是港澳、还是统一后的台湾,自治权由北京授予,自治区政府向北京负责。
这让台湾社会产生三种观感:一是不确定感,制度最终解释权在北京,担心承诺「说收走就收走」;二是不安全感,外交、军事、立法、司法权均属于主权,由中央管理,台湾自治权宛若无根浮萍;三是不平等感,北京长期主张两岸统一「不是谁吃掉谁」,但最后结果还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统一台湾。这三种观感主导下,对抗心态更激化。
不容否认,两岸分治75年来,大陆硬实力优势不断扩大,也对解决台湾问题充满自信,或许在北京政治菁英眼中,台湾社会这三种观感「不算什么」,甚至「不正确」,但这已成为横亘两岸民意之间的一道心墙,令大陆对台湾的沟通、说服工作事倍功半,也成为民进党操作抗中保台选举牌屡试不爽的开关。两岸统一问题本质与港澳回归不同,港澳回归是北京与英、葡外交谈判的结果,两岸问题的解决固然有美国因素干扰,但归根究柢还需要面对台湾民意这一关。
台湾民主或许有缺陷,但重大的决策必须透过民主机制完成。从这个角度看,尽管台湾民众对统一和一国两制的认同度很低,但北京依然「寄希望于台湾人民」,仍然「全力做好台湾的民意民心工作」,以「融合发展、心灵契合」作为两岸统一的手段,本质上是对台湾政治与社会现状的尊重。但关键在于,大陆的对台论述如何调整、如何落实,才能让台湾民众「三种观感」得到舒缓。
一国两制 是现在进行式
大陆不妨与时俱进思考,进而告诉台湾民众:「一国两制」并非统一后框限台湾人民自治权的制度,也绝非香港模式在台湾的重现,而是两岸关系早已存在、符合各自法理、并稳定运行的现状。
一国两制是现在进行式,而非未来完成式,两岸分属「两制」本不是问题,也是现实,关键在于一国。无论是依据在大陆实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还是依据在台澎金马实行的》中华民国宪法》,台湾地区和大陆地区都属于一个国家。既然如此,大陆完全可以主张,两岸关系现状已经是一国两制了。
放眼中华民族的千年历史,朝代更迭不已,中国只有一个,大陆若能以海纳百川的胸襟表达:一国就是中国,中华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都是中国、两岸「互为隶属」,而非「互不隶属」,两岸关系是实行不同政治、法律、社会制度的中国人之间的关系,大陆愿意尊重在台澎金马的中国人,认同中华民国作为祖国(中国),并透过两岸制度化的和平体现、保障和延续这种尊重。如此,两岸在「一国两制现在进行式」默契下,让一国两制赋予战略模糊的创意和善意,台湾民众不怕大陆、也不回避中国人认同,自然会对统一产生安全感。
两岸学术界可以开始研议以「现在进行式的一国两制」取代九二共识,成为两岸之间永续和平的连结,让两岸人民走上共同追求心灵契合式统一的康庄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