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尚智/不捐钱给慈济,那该捐给谁?

慈济募捐衣物毛毯,援助叙利亚难民。(图/慈济基金会提供)

文/王尚智

这几年对于「慈善形式」的查访与勘破,倒不是我因此有任何失望不满。关键的帮助,反倒是松了口气!

那些所有以大张旗鼓的慈善形式,实际上从结构渗入本质的扭曲,内部早就遭到「阶级人性金钱权力」彻底覆盖。我终于不再被其以任何方式与说法所迷惑。

慈善本身,如今广泛成为上下共同吸吮以「自我催眠、催眠他人的乳水」。不断假设着、创造着虚实不清的苦难与对象,从中去推动概念乃至矗立出一些巨大项目,借此宣传总为了席卷各方人心时间与财富资源,以其所标举之名之人,仿佛「永无止尽的继续做慈善」!

这不是立场不同的「批判」。这是如今非常单纯的「描述」。楞严经里老早就清楚的描绘着这些假借「慈悲」的魔扰因缘。或者透过介入关键当事者的意志,或者借由当事者身旁亲近者的煽惑,于是,所有以慈悲之名的「庄严且巨大的假象」,造就着巨大的集体流转。

直到无常最终来临了,也彻底覆盖!各方追逐者与参与者,终究要面对一场难再自我牵强说服的「凋零的慈悲」,但毕竟早已彻底迷逐于慈善的形式,远离了真实解脱的契机

这些「慈善的窃取者」,经典中完整的描述,他们是如此善于以慈善之名进行「窃取」!实际上向上窃取诸佛菩萨功德智慧却又遮止其名号,向下窃取众生人心资财而又覆藏其各自的庄严美善。上下所取,迳自庄严自身、企图无尽的扩张!

如今发生在我们眼前社会,所看到的这一切,已经非常非常清楚了!也有无数的疑惑者、理解者,洞悉者。差别只在于肯不肯面对,以及敢不敢说出口而已。

于是,什么才是我们可以在日常生活中,抉择的「慈善」?

在台湾从上到下被洗脑了数十年,仿佛行善就等于「捐钱给慈善团体」;倘若是宗教信众,则还更是「捐给寺院教堂、供养法师教会」。我自己最终慢慢思考并研发,为我自己所设计,涉及金钱的慈善行为,是这样的:

1. 供养寺院道场

原则上以购买寺院花心思设计的「佛教文物」,诸如御守、香为主。对于佛寺本身或大殿佛像,具备恭敬保存且真实早晚礼敬课诵,而非「盖好塑好给人添香油钱」!固定供养一千台币。佛寺若有特殊修缮计划、区域慈善教化项目,经询问评估后同样捐款。固定点灯法会等「道场例行经济活动」,则完全与我无关。

2.供养法师:

原则非常简单!所有真正朴素修行、走「出世间法」与「解脱道」方向的法师,判断方法只要询问自己内心触动。一概供养1至2千元。所有知名、出手阔绰、出入信众环绕、坐奔驰宝马、脸上华光气宇万千因为明显平日有吃人参灵芝冬虫夏草保养,特别是在自己的寺院道场几乎不再亲自出马做早晚课的法师,完全与我无关!我也压根没兴趣,也不想结缘

3.不再刻意去做「远方的慈善」:

首先,对于那些财务披露不明、行政预算尤其行销宣传比例太高的慈善团体,再有名、再打动人也一概敬谢不敏。我早已不捐任何佛教慈善团体,也不捐展望会。而所有慈善团体的捐助计划,改以「每季评估」捐款一万元,或每年五万元锁定单一项目进行。捐款前并且A.电话询问项目内容或亲自前往接触项目「执行人员」(不是接待收款人员).B.追踪询问项目进度,包括实际状况或是否有其他困难。

4.,专心做「来到眼前的慈善」:

每天出门的「口袋」(不是放在包包内)随手可及,除了手机、钥匙之外,以小塑胶袋固定装入「1美金/10元港币/10元人民币/50元台币」的两小包,若遇见真实病困或乞讨,或迳行销售自己努力生存的障残朋友,直接给予捐助或购买。每天捐助两小袋一百元。有特殊触动再另外取包包、拿钱包

▲慈济善款受争议。(图/翻摄自慈济基金会脸书

除了这些涉及传统的供养与布施,尤其济予匮乏不足的「慈善」之外,另一种具有正面鼓励性质的慈善,来自「小费」!尤其对于那些在自身工作领域,专注而勤奋的人们尤其打工的年轻人,即使互动上不涉及收费,我也都特别愿意在最后以一份微笑,握住他们的手、塞入一百元,并鼓励说声「你做事很认真,要保持下去喔!」做为离去前的结尾

概念上其实无涉上下,如同对待朋友,就是请喝一杯咖啡,或者请吃一个便当!对于那些真实努力于本业、正直精勤于本分的人们,这个辽阔的人海世界,应该要回给他/她们一些「回音」!让他们知道:善良努力的人,其实不必疑惑或孤单。

一如我自己这辈子,始终也是受领着无数陌生人的好意与慷慨对待至此。如今我已决然无惑于,那些「慈悲的大小、功德的多寡、名义的虚实」!所有那些假设着一场场硕大苦难而必须推动的慈善,最终若非「无知的放大」就是「贪染的变形」!

所有被席卷而来的人们与资源,总是进行着一场「以慈悲之名的流转」!而最终本身也在内部的人性阶层、权力争夺中流转起伏,虽说对外继续披挂着以神之名、以人之名的慈善外衣

「盖大道场能度更多人」、「创大团体能做更多事」、「搞大项目能帮更多人」,无一不是一种「以欲成愿的欺瞒」!这个世界若能够圆满,是因为每个人,能在自身的生命中清醒并且「本业清净、无所追逐」!尤其佛教的精神是为了生死烦恼「解脱」,而不是为了形式上的各种「慈善」。

信佛教的精神,从来都不是也不会刻意,让任何人去「变成某一个特定组织团体的人」,或去「死命景仰膜拜特定的人」!包括决不会去刻意「追逐于慈善」,更何况慈善中还有复杂的金钱大小和阶级地位。

这是我对「实践于金钱方面的慈善」,分享一些属于我自己这个阶段,整理研发的方法与结论。

●作者王尚智,资深媒体人。本文已获授权转载。以上言论不代表本报立场。ET论坛欢迎更多声音与讨论,来稿请寄editor@ettoday.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