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旦、香蕉跌到怕 农委会在干嘛?吴芳铭痛批:只会一招

全台香蕉产地价格崩跌,前高雄市农业局吴芳铭痛批,政府只有补助去化一招,没有其他有力作为。(资料照片 林和生摄)

最近莱猪进口政策受到关注,但凤梨文旦、香蕉、蒜头价格陆续失衡,却不见政府有力作为。前高雄市农业局吴芳铭今(18)日痛批,市场价格便崩跌,农民哀嚎,农委会只有去化收购这招,他用一句话「旺不起来、苦旦人生稳操胜蒜蕉头烂额」,来形容今年农产失衡的惨不忍睹。

前高雄市农业局吴芳铭今投书媒体并在脸书上表示,历史总是一再重演农产品供销失衡,而政府束手无策。只要气候平顺作物丰收,市场价格便崩跌,农民哀嚎,政府忙着补助收购去化,这套戏路,未曾变过。

他回想,如今场景和二年前相似。农委会当时在面对大蒜、凤梨和香蕉等农产品价格一路崩盘后,在行政院会上「补破网」提出预警机制及因应作法,提出八大策略,针对凤梨、火龙果、香蕉、大蒜等作物,以外销加工及直销各一成为三箭齐发目标,调节供应量及价格。

吴芳铭质疑,当年的网补好了吗?今年三月去化凤梨、八月收购文旦、九月蒜头天价,加上现在香蕉价崩,「旺不起来、苦旦人生、稳操胜蒜和蕉头烂额」,形成今年惨不忍睹的一道农产失衡风景线

以香蕉的问题为例,吴芳铭认为,质量才是永恒的主题。台湾从「香蕉王国」一路败北失守日本市场,及无法开拓中国大陆市场,不是没有原因。除了品质不稳定和提供次级品伤及信誉外,开放自由贸易的自己人打自己人,台湾贸易商的「网路互打」,把王国拱手让人遑论诸如菲律宾厄瓜多哥伦比亚印尼等国订单生产管理、规模化生产、机具协助运送,及冷链体系,更具竞争力

吴芳铭感叹,台湾早失去国际竞争力,经年问题未解:小面积耕种的高成本、数十年不变的人工「一肩」搬运,造成「皮衣」多擦、压伤、大小尺寸成熟度不一、没有温控冷链的集货场、装卸货码头和冷链物流系统基础设备,以及非自动化的传统人力包装等,都影响品质、价格和竞争力。

对于政府的补助和去化作法,吴芳铭认为,「只是救急抗生素消炎药,并非万灵丹,无助于解决根本问题,吃多了体质更差,也会把老本吃掉,不可不慎。」

吴芳铭最后回顾,二年前提出的八大策略未具体落实,外销、加工和直销各一成的三箭成断箭,破网都尚未补好补满,竞争力、产业化升级都是奢想空包弹。香蕉困境,只是冰山一角,如何地「帮蕉」,才能给自以为豪的「水果王国」相称的荣耀,农民还在等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