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如何记忆这时代?

报导文学工作者关晓荣用镜头记录基隆八尺门的原住民聚落故事。(本报资料照片)

作家杨渡出版《我们如何记忆这时代》,教导报导文学的写作方法。(南方家园提供)

陈映真创办的《人间》杂志以追寻真实与人文关系为主。(本报资料照片)

自媒体时代,每个人都有故事要说。

身边的奇人异事,眼见的人间不平,耳闻的感人故事,亲身所遭遇的感动、可笑、可爱、离奇、荒诞的诸种现实,都可以成为故事。而一则感人的故事,动辄十万、百万的点阅,从社交平台,一路延伸到Line、YouTube、小红书、微信、抖音等。有时某一则感人的故事、敏锐的批评、观点新颖的文章,也会被一些媒体工作室所转用,以动画方式呈现。

要言之,媒体已不再是纸媒时代的单向输出,各种可能使用的传媒,从文字、照片、影像、漫画、动画、视频、音频(Podcast)到传统的纸媒、电视台,都是一种表现形式。而承载的媒体平台,则从社交平台到各种影音平台都有。

在这个缤纷而多元的时代,人们发觉,最重要的不仅是要呈现什么内容,而是如何去呈现。也就是,如何说好一个故事。

同一个题材,好的叙述者可以让它活灵活现,高潮迭起,感动人心;而不好的叙事会让它平庸俗气,老套不堪。因此,这几年来,无论是文学写作、电影剧本创作、书籍出版、编辑课程、网路行销、文书企划等等,所有人都在强调「说故事的能力」。

说故事的能力,当然是可以培养的。就像过去的小学的语文课,有说故事练习;现在的很多写作课,也强调说故事的能力。

但更多时候,在我们的人生中,总是会在寻常的生活里,遇见感人的场景,触动人心的瞬间,或听到一个激励人心的故事。那时,有没有可能,你也成为一个「会说故事的人」?把你的感动,你的同理心,你对事件的看法,表现出来呢?此时,有一个报导文学的基本概念,让你可以把报导文学的手法运用上,写出一篇笔锋常带感情的报导文章,那就是更美妙的事了。

举例来说,如果你参加公益活动,筹划为偏乡的孩子募集书本,再找志工去偏乡为孩子朗读,讲故事,那么你就需要一个动人的文案。然而募集捐赠的文案满世界都是,如何写出这个活动与其他活动不一样的地方。这里面的参与者,是不是有故事?偏乡的所在,是不是有小朋友的故事?例如,因阅读而改变读书习惯的小朋友,这个小朋友又是如何成长?整个部落是不是有它的历史呢?

通过对一个具体的人和故事,我们得以进入现场,窥见全貌;描述一个小朋友的故事,才足以让阅读者感受一个公益行动,在现场的生动与感动。

这就是说故事的能力。而这也正是报导文学教给我们的事:如何去叙说一个真实的人生、真实的感动的故事。

因为,任人皆知,真实的人生故事,永远比小说更能触动人心。

当然,在大众传播科系、新闻系、文学系等,都有开报导文学课程。我自己也在大学教授报导文学近二十年。主要探讨的课题是:何谓报导文学、报导的真实性、文学与报导如何结合,文学的艺术性如何运用于报导、报导文学的采访与写作等。当时的课堂,除了教理论概念之外,更像是一个想把自己的报导文学的采访与写作经验,乃至于采访过程中遇见的诸般故事,传授给学生的私塾师父。因此课堂上,有许多超出报导文学范畴的,对人性的了解与悲悯,对采访的细节的讲究如何化为写作的功力,对如何培养世界观,台湾社会发展阶段的分析,对未来趋势的预测等等。后来因工作面临转变,实在没有足够时间授课,便宣告暂停了。

报导文学读本缺乏

这几年台湾各地竞相举办文学奖,有的依过去高信疆创设「时报文学奖」的惯例,除诗、散文、小说之外,特别设有报导文学一项。或许因为我曾写作报导文学,也在大学教过报导文学课程,得以受邀担任评审,因此看到不少报导文学作品。对台湾报导文学的采访、写作、走向,心中不免多所感触。

评审之际,难免碰上某些有问题的题材与写作方式。文友间总不免讨论:何谓报导文学?那些写个人生活的报导,算不算报导文学?那写得像虚构小说的文体,算不算报导文学?那么多的个人感想,写得像散文,是报导文学吗?用一棵树当报导叙述者,要算小说还是报导文学?……诸如此类,相当有趣的课题。特别是年轻世代的写作者力求突破,总喜欢玩「超限跨界」,力图在文体的界限上作突破,在叙述的方式上搞颠覆。这就让评审更为难了。

或许自己有教报导文学的资历,总不免在评审后,被文友鼓动说:你不要只在这里说,去写一本《报导文学读本》吧!

几届下来,那声音变成一种叮咛:「喂,你还欠一本书,快写吧!」评审后总有朋友这么说。

我于是认真找寻,确实,我们一直缺乏一本报导文学的读本。

以前上课时,曾使用二鱼文化出版的《报导文学读本》一书,作为教材。该书精选许多台湾报导文学的经典作品,让学生有一些写作的典范可参照。但那是作品文本,报导文学终究缺乏理论性、观念性的阐述。人们对报导文学的观念还是有点模糊。

总体而言,报导文学写作者似乎对「报导文学」的这一种文体,有着不同的见解,或者有所误解,来参加比赛的作品,往往「各具特色」。

有的叙述带着浓浓的抒情,对景物的描写,充满怀旧的意绪。然而只有内在情感的抒发,却没有「报导」的主题焦点,最终,它确实变成一篇散文。

有的本应是小说的叙述方法,例如,为了让观点新奇,刻意以「一棵老树」的眼光,观看一个老社区的变迁,以及围绕老树周边的人事沧桑。这当然是很好的抒情笔调,然而,树怎么可能成为报导者呢?而采访者也不可能访问一棵老树,从而变成叙述者。难道报导者可以采访一棵树对一个社区变迁的感受吗?他应该参加的是小说组。

又例如以自己的儿女为题材,试图呈现一个罕见疾病的案例。这不是不可以写,毕竟切身之痛更能呈现疾病的本质。然而作者的写作必须从个人的忧心疼爱,化为对疾病与治疗的探讨,从私领域进入公共的讨论,从一个人,去描写更多的共同问题;从个人关怀,化为群体关怀。这才是报导文学的写作方式。如果只是在抒情的叙述中,呈现一个父母的心情、孩子的挣扎,无法展现更为普遍的关怀,这样的文体,或许应该参加的是散文组。

在评审过程中,有幸其他评审讨论切磋,得到许多教益,文友的鼓励,激起了我回忆起教书时与学生互动,教他们去田野采访的乐趣,看学生报告时,一起讨论深度采访的心灵交会。

就这样,我重拾当年的授课大纲,回想自己采访半生的记忆,开始起心动念要写一本书。

当然,距离2008年离开大学教职,已经十几年,媒体生态有很大的改变。网路媒体加入战场,改变了传统的纸媒、杂志、电视、有线新闻等形成的媒体生态。过去的媒体有编辑台把关,现在的网路自媒体,只有自己为自己负责。而报导文学的叙述者,也从记者、作家,变成更多自媒体的书写者。而手机的普及,更让拍照记录这件事,变成最寻常的基本动作。如果有能力写作清晰的文字,叙述好一个场景,一则动人的故事,一个人的生命遭遇,一个社会问题,诸如此类,每一个人都可以是报导文学的创作者。

更重要的是,网路媒体不受篇幅的限制,多少照片、多少文字,多长的图片故事,都可以容纳,因此过去一张报纸限制几千字的篇幅被打破了。

而照片的使用,随着手机高感度照相功能的普及,成为更容易呈现现场真相的工具。网路流行「有图有真相」,其实正是报导的要件。

甚至,手机的录影功能更容易记录事发当下的事实,成为强而有力的揭发工具。它比电视台的记者更接近现场,更具有直接的爆发力。

2020年5月25日,美国发生黑人男子佛洛伊德(George Floyd)遭白人警察以膝盖压颈致死,被旁边的观看者录影,放上视频,立即引爆全美的抗议,以「黑人的命也是命」为诉求,进而引爆全球示威潮,欧洲、亚洲各地城市街头纷纷举行游行。

短短的报导,竟有如此力量,正是对「真实即是力量」的见证。

而报导文学,所讲究者,正是真实。

人人皆可成为报导文学作家

从传统媒体到网路时代,从记者作家,到网路自媒体作家,正如当代新闻的定义有待改写,报导文学历经时代的大变迁,许多观念有待厘清,许多定义有待重写。

有人认为「新闻已死」,因为网路时代有太多假新闻了。然而,恰恰是假新闻泛滥的时代,报导文学将以其采访与报导的真实性,成为一个新时代的证言。

过去或许有赖于新闻媒体的传播,现在则有网路自媒体,可以书写任何你所认为应当书写的议题。因此,我认为,这是一个报导文学最好的时代,也是人人都可以成为报导文学作家的时代。

你的笔,你的手机,你的电脑,都是最好的战斗工具,凭着你个人,就可以向这个世界发声,向这个世界诉说一则发生在某一个角落的事件,一个未曾被看见的容颜,一则最动人的生命故事。

用你的真实故事,向这个世界发声,唤出有相同感受的人,变成一个改变世界的力量。

每一个人,都可能是报导文学作家。在这样的时代,我们重新学一学,回头看一看,什么是报导文学,如何构思,如何选题材,如何采访,如何写作,如何诉说一则动人的故事,好让这个世界看见,听见,并且改变。

即使这个世界如此纷乱,但追寻真实与人文关怀,仍是报导文学的核心精神。一如《人间》杂志创办人陈映真在发刊词中说的,报导文学是「使彼此陌生的人重新热络起来;使彼此冷漠的社会,重新互相关怀;使相互生疏的人,重新建立对彼此生活与情感的理解;使尘封的心,能够重新去相信、希望、爱和感动,共同为了重新建造更适合人所居住的世界,为了再造一个新的、优美的、崇高的精神文明,和睦团结,热情地生活。」

必须特别说明的是,由于本书内容所涉及的引用作品,有起始于报导文学开创期的欧美作家如伊贡.爱文.基希(Egon Erwin Kisch)、海因里希.海涅(Christian JohannHeinrich Heine)等,也有世界知名的作家如约翰.里德(John Silas Reed)的《震撼世界的十天︰苏联的诞生》,或爱德加.帕克斯.史诺(Edgar Parks Snow)的《红星照耀中国》,中间有杰克.伦敦(Jack London)的《深渊居民》、乃至近期的加布列.贾西亚.马奎斯(Gabriel Garcia

Marquez)的两部作品,1980年代的《美国梦》,或更现代的斯维拉娜.亚历塞维奇(Svetlana Alexievich)(作品有《二手时代:追求自由的乌托邦之路》、《车诺比的声音:来自二十世纪最大灾难的见证》等),维特多.沙博尔夫斯基(Witold Szabłowski)(作品有《独裁者的厨师》等),更有白晓红写作的相关报导文学书籍多种。总之,引用内容颇多,为了让读者可以对作品有感,我难免要引用其部分序文、内容精华片段,即是为了说明报导文学的思想、采访、构思与写作技巧等。

在中文方面,本书也引用了自1920年代以来,中文世界自有报导文学(作为一种文体)一些著名的作品。如朱自清的作品〈执政府大屠杀记〉,这是中文报导文学史上,第一篇描述军阀时代镇压学运的报导;夏衍描述上海纺纱厂劳工的〈包身工〉;黄钢政治反讽的〈开麦拉之前的汪精卫〉等。

在台湾的作品方面,则有从高信疆时代即已开始的著名报导作品,以及《人间》杂志的典范,如〈不孝儿英伸〉、《幌马车之歌》等,至于近期的作品,如关晓荣的《八尺门:再现2%的希望与奋斗》,范毅舜的《老家人:范毅舜摄影文集》等,作品很多,本书都会加以举例。

之所以不厌其烦地引用相关作品,乃是考虑到有些书,在台湾买不到(如1930年代的经典作品),有些书已绝版(如《智利秘密行动》),却是报导文学史上有着绝大影响的典范,如《震撼世界的十天︰苏联的诞生》。为了让读者更能体会写作者的思想与风格,也为了让年轻读者可以从中获得写作上的启发,我会尽量引用精彩的段落,加以印证,好让读者有更广的视野。

我在此要特别向本书所描写到的作家,以及未写到的作家、未引用的作品,致上深深的敬意与感谢。本书中的每一个采访者、作家,都是站在采访的最前线,站在革命的现场,站在边远荒村的部落,站在劳动血汗的工厂,站在群众呐喊的广场,站在被历史所遗忘的古道、站在枪决前的刑场外面……的见证者。每一个采访者所付出的心血,每一个为了追寻真实而作的努力,每一个为了见证时代而写下的字句,都是报导文学殿堂的奠基石,让后来者得以学习借镜,走上更为坦然、无惧的道路。

无论如何,在这本书中,你可以看到报导文学的群星闪烁,在人生采访的道途上,每一个人都不是孤单的。报导文学写作者的未来也绝不孤单。

他们曾记忆着每一个存在过的时代,每一个时代的容颜。而我们这时代,也期待着文学群星,写下属于这时代的报导文学,为未来的世代,留下生活与思索、爱与文明。

今日的报导文学,即是我们如何记忆这时代的见证。(本文系《我们如何记忆这时代──报导文学13讲》序文,南方家园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