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甲尾太阳能 拚后年发电
高市府水利局在数座滞洪池上施作「浮力式太阳能光电」系统,有效利用滞洪池空间又能发电,图为典宝溪B区滞洪池光电案。(高市府水利局提供/袁庭尧高雄传真)
高市府水利局响应经济部绿电政策,持续扩大水域光电版图,预计在五甲尾滞洪池上施作「浮力式太阳能光电」系统,打造水电共生环境,未来还可卖电回馈当地区公所及乡民,兼顾防洪及永续。
水电共生 兼顾防洪永续
冈山五甲尾地区因地势低洼,过去每逢豪雨常泛滥成灾,影响周边农耕、养殖等产业。水利局今年1月动工开辟7.5公顷、60万吨容量的滞洪池,预计2021年12月完工。届时可有效降低土库排水水位及邻近嘉兴社区区域淹水高度,减少每年洪水泛滥造成农作、养殖业者损失。
7月前水利局也将对外招标,启动「浮力式太阳能光电」系统施作计划,考量美观及水位高低变化可能造成搁浅的问题,预计设置面积为4.5公顷,占滞洪池面积约6成。搭配滞洪池工程同步进行施工,完工后不影响滞洪功能,预计2022年底完工,设置容量可达4MW。
可使用20年 无污染问题
水利局目前已于典宝溪B区、永安、前峰子、凤山圳及山仔顶沟等地完成5座滞洪池水域光电系统,总设置容量为15.31MW,每年发电量约1800万度,约可供5000户家庭用电,减少12公吨二氧化碳排放量。
水利局表示,该套太阳能光电系统预计可使用20年,维护保养采直接使用滞洪池水或是自来水清洗,没有现地污染问题。未来上线发电后的卖电营收,将回馈至当地区公所,提供民众申请相关补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