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率低 新竹市民卡恐退场
新竹市民卡含敬老、爱心等卡目前发行量达19万张,2013年起发行至今因使用率偏低,过去曾遭审计室点名检讨,内政部未来也将推动数位身分识别证,可能取代市民卡核心功能,市民卡恐将因此退场,但市府强调目前无具体时程与规画。
曾经遭审计室点名检讨
新竹市民卡于2013年推出,推出当时与银行签约升级成认同卡,具备信用卡功能,还可累积消费回馈。市民卡类别包含普通卡、员工识别证、数位学生证、敬老卡、爱心卡、华南银行认同卡等都属于市民卡范畴,随着热度退烧,加上电子载具的日渐普遍,导致市民卡的使用率偏低。
目前新竹市民卡同等悠游卡功能使用,还可用于图书借阅、门禁、规费缴纳、特约商优惠、公有场馆优惠等,因此还有民众使用。
市府称无具体时程规画
据了解,因市民卡已建立制作系统平台,每年花费30万元维运,在维护市民权益下,市府只能绞尽脑汁想办法维持使用率。根据市府统计,截至2020年5月,合计发行约19万余张,其中普通卡发行约7万张,平均每月申请量约50至100张,每张卡片的成本约80至100元。
市府指出,市民卡出现的时空背景是让市民有张可数位辨识身分的卡,结合电子票证、优惠增加诱因,让使用通路更广。市府因应内政部规画新竹市为明年度数位身分识别证发行示范城市,未来晶片身分证上路,同样具有数位辨识身分功能,新竹市民卡可能将因此退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