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细品味昌乐的历史文化(图)

太公营丘故城

姜太公,姜姓吕氏,名尚,字子牙,号太公望。因辅佐周武王灭商有功,首封于齐,建都营丘,即今昌乐县营丘镇古城村。据史料记载,营丘故城分内外两城,内城即皇城,内有太公祠,唐朝长寿元年(公元692年)建,祠内有正殿三间,明柱雕花,规模宏大,建筑考究,并有高耸砖墙围成独院,南北长70米,东西宽40米。另有八角琉璃井,即皇井遗迹。皇城南门外,原有汉朝隐士逄萌墓道碑,北门外有唐朝嗣圣十八年(公元702年)北海县令窦倓率众凿渠引水灌田的窦公凿渠遗迹和窦公渠碑。外城城垣6公里长,现仍有宽十五米、长4500多米的城垣残迹。

姜太公祠原址已荡然无存,如今的姜太公祠是新世纪伊始,姜太公后人为纪念姜太公,自发捐资,在古城村西北,按照太公祠原先布局,再度为姜太公塑身立祠,建有仿古式祠堂三间,塑姜太公神像,并建围墙院落,搜集散落的古碑数面,列置堂前,《太公祠碑记》、汉隐士逄萌墓道碑、唐窦公渠碑等文物亦罗列其中。每年农历三月十八日和九月初八为姜太公庙会,前来瞻仰祭拜姜太公的人络绎不绝,不计其数,庙会规模盛大,热闹非凡,香火旺盛。

姜太公是齐国的缔造者,齐文化的创始人,亦是中国影响久远的杰出韬略家、军事家与政治家,儒、道、法、兵、纵横诸家皆尊其为“宗师”。他的军事谋略和治国之道,一直影响着中国的历史,他超凡入圣的形象,一直是人们景仰和崇拜的偶像。

昌乐汉画像石

汉画像石是我国两汉时期特有的文物,是汉武帝执政后期出现的新的艺术碑刻,是汉代人雕刻在墓室、祠堂四壁的装饰石刻壁画。汉画像石在内容上包括神话传说、典章制度、风土人情等各个方面。在艺术形式上它上承战国绘画古朴之风,下开魏晋风度艺术之先河,奠定了中国画的基本规范。汉画像石同商周的青铜器、南北朝的石窟艺术、唐诗、宋词一样,各领风骚数百年,成为我国文化艺术中的杰出代表和艺术瑰宝。

昌乐境内古墓100多座,其中汉画像石墓有30多座,时间从西汉中期一直延续到东汉末年。它体现了整个汉代时期的政治、文化、生活及娱乐,是研究汉代社会生活、意识形态及造型艺术的珍贵资料。目前已对位于东肖村和王家埠的汉画像石墓进行了抢救性发掘。

具有代表性的东肖汉画像石墓,发现于1995年6月,是一座东汉时期的石室墓葬,有墓道、前室和后室组成,面积19.2平方米。画像刻于门额、室内四壁和墓顶,其内容涉及政治、经济、生活和文化风俗等各个方面。有车马、车骑出行、格斗、吊唁、杂技、狩猎、亭院、谒见、接吻、锄作、属吏仆从、星象、龙车、日月同辉、羲和抱日、仙人骑马、仙人驭龙、伏羲女娲力士手握生殖器、孔子见老子及朱雀、飞燕、翼龙、老虎、猿猴等近百幅。其中,接吻、裸体力士手握生殖器等图像,为全国罕见。这些图像,或细腻或粗犷或古拙或夸张,皆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和强烈的视觉冲击力,除艺术欣赏价值外,也是历史研究的珍贵资料。

昌乐骨刻文字

2004年,在昌乐县袁家庄及其附近的纪台等古文化遗址,发现了一批当地老百姓翻地挖出的带字骨头。2004年7月,经山大考古专家教授研究,认为这批刻字的骨头是山东龙山文化中晚期的遗物,距今约4000—4500年,属东夷文字,是比安阳甲骨文更早的一种原始文字,但与安阳占卜的甲骨文不同,是一批记事骨刻,被称为“昌乐骨刻文字”。

昌乐骨刻文字的发现表明,中国早在4000多年前就已有了作为文明标志的文字,使传说中的龙山文化时期成为现实。另外,昌乐骨刻文字和殷墟甲骨文类似,都是刻在兽骨或龟甲上,这和以纸草、泥板、石板为文字载体的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文字体系明显不同。它的出现,使有中国文字记载的历史可能再次提前。

一代才女 昌乐留词

清照(公元1084—约1151年)自号易安居士,济南人,她是两宋词坛上别于诸家而独树一帜的一位女词人,也是中国文学史上最负盛名的一位女才子,即使在世界文学史上,也不愧为卓尔不群的女作家。她前期的作品清丽妩媚,后期作品多淡静姜苦。无论是前期还是后期,她的作品在抒情艺术上都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境界,表现也她非凡的才能。就是这位文学巨人,有词作于昌乐,现录于此,与大家共赏。蝶恋花晚止昌乐馆寄姊妹泪湿罗衣脂粉满,四叠阳关唱到千千启蒙。人道山长山又断,萧萧微雨闻孤馆。惜别伤离方寸乱,忘了临行酒盏深和浅。好把音书凭过雁,东莱不似蓬莱远。

李清照祖籍因城,嫁诸城赵明诚,怎么还有词作于昌乐呢?

李清照出生于一个学术、文艺气息十分浓厚的家庭。父亲李格非当时颇有文名;母亲是状元王拱辰的孙女,也知书能文。李清照自幼便有才藻,十八岁时与太学士赵明诚结婚。婚后两人志趣相投,生活十分融洽、美满。公元1103年(崇宁二年癸未)有诚出仕宦,1105年(崇宁四年乙酉)明诚为鸿胪少卿。1108年(大观二年戊子)由宫庭倾轧,明诚被罢官司,清照随夫由开封回青州故里,在青州住了十几年。这期间,李清照夫妇醉心于金石、诗词研究,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作品。1120年(宣和二年庚子)明诚知莱州,清照未与他一同去莱州,仍居青州。次年——公元1121年(宣和三年辛丑)清照起身赴莱州与丈夫赵明诚团聚,行到昌乐,遇雨宿于旅馆中,一时难以见到久别的丈夫,又思念有中姊妹,寂寞凄苦中写了这道《蝶恋花?晚止昌乐馆寄姊妹》。词一开头就写她想念家中姊妹想得厉害,以至珠泪涟涟,浸湿身上罗衣,并且连脸上的脂粉也冲落下来沾满了罗衣;这时,她不由得想起了家中姊妹送她出行时,一遍遍吟唱《阳关曲》时的情景。《阳关曲》,又名《渭城曲》。唐代著名诗人兼音乐家王维《送元二使安西》诗:“渭城朝雨 轻尘,西出阳关无故人。”后歌入乐府,以为送别之曲。至“阳关”句,反复歌之,所以李清照称“四叠阳关”。如今,这长长的山路已将亲人隔于两地了,她孤身一人在这异地的旅馆中,听着这凄苦的萧萧雨声,心里是多私忧伤啊!竟使自己的心绪全乱了,乱得忘记了姊妹们送她时,饯行宴上酒杯斟得是浅还是满。不管多么想念,亲人已经别于两地了,只好靠鸿雁来传递音信吧。好在东莱是个实实在在的地方,不佝蓬莱仙山那样遥远飘渺,可望而不可即。“蓬莱”,指蓬莱山,也称医壶,古人传说与方丈、瀛洲并为海上三神山,都在渤海中,世人不能登及,所以说它“远”。

这是一首开阖纵横的小令,王维的“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到了她的笑下变成“四叠阳关,唱到千千遍”的激情,极夸张,却又极亲切、真挚。通首写惜别心情一层比一层深入,但煞拍“好把音书凭过雁,东莱不似蓬莱远”,出人意料地作宽解语,能放能收,小令词能用这种变化莫测的手法是很不容易的,这就是所谓善方情者不尽情。

曲突徙薪

据《淮南子说山》记载,一日早炊,淳于髡见邻家烟囱直出在外,火苗时而外窜。旁有柴薪堆其下,十分危险。便劝邻人将烟囱弯曲向上,并远徙柴薪,否则将有火患。邻人不从。不久,其家果然失火,幸众邻里共救得息,但伤者多人。于是邻人杀牛置酒,相谢众人。对焦头烂额者待为上客,余各以功次坐。对淳于髡先“曲突徙薪”之言却不为功。有人对邻人言:“如早纳淳于先生之言,今不费牛酒。现论功而请诸宾,‘曲突徙薪’无恩泽,焦头烂额者为客耶?”邻人乃悟而请之。后用“曲突徙薪”比喻为防患于未然,“焦头烂额”比喻境况狼狈。

淳于髡,战国时齐学者,今昌乐人,以博学著称,齐威王在稷下招揽学者,被任命为大夫,支持改革,多次隐语讽谏威王亲理政事,振作图强,戒夜宴,几次奉命出使他国,未尝屈辱。后至魏国,惠王拟任为卿相,辞不就。

首阳山岩书二期“祖”形符号

首阳山岩书

昌乐骨刻文和崇山石祖林的发现鉴定和宣传,带动了昌乐县人民热爱古文化的热情。2008年12月昌乐县文史爱好者向县政府和县政协提供了首阳山发现疑似古文字的信息。县领导高度重视,县政协立即组织有关人员进行现场考察,初步认为这里是人工刻划的,取名为“首阳山岩书”。并立即邀请山东大学美术考古研究所所长刘凤君教授前去鉴定研究。2008年12 月20日,刘凤君教授在县政协领导陪同下,开始对首阳山岩书进行考察研究。

这处岩书位于昌乐县城东10华里的首阳山南麓水库边,字刻划在较为平整的石面上,现暴露面积约30平方米,周围的土下可能还有字。经过多次考察分析,刘凤君教授认为这是继“昌乐骨刻文 ”和“崇山石祖林”发现之后的又一重大发现,三者有着密切联系。他认为这处岩书是古东夷先民在这里祭祀时刻划记录下来的一些文字和符号。整个岩书分前后两个时期刻划完成。第一期阴刻线条多数较细,刻画较浅,主要以图画的形式反映当时发生的一些事件。多数是动物和人物的形象,为图画象形字。与昌乐骨刻文相似之处较多,可能和骨刻文一样,都是山东龙山文化时期的文字,距今4000——4500年;第二期的文字符号阴线刻较粗深,有的刻划在一期图画文字上面,字的造型较简单,笔划较少,多为符号象形文字,其风格特点和桓台史家遗址岳石文化祭祀坑出土骨头上的刻字相通之处颇多。第二期有一个特殊的字符,刻划得很像石祖的形象,很可能是模仿崇山石祖林的刻划。如果这一推断不误,首阳山岩书第二期创作年代应晚于距今4000年的石祖林。综合起来推断,第二期岩书的创作年代可能在岳石文化早中期。这处岩书是中国早期文字的宏篇巨著,它不但和昌乐骨刻文互相印证,而且对研究中国早期文字的发展演变都是极为重要的实物资料。

昌乐骨刻文、崇山石祖林和首阳山岩书皆为远古人类文化奇迹,是先进东夷民族文化盛期的创举,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骄傲,也是世界重要文化遗产

孟姜女贞烈祠

孟姜女的丈夫是昌乐人

第九届昌乐国际宝石节将于4月28日在有“齐国首城,宝石之都”美誉的山东昌乐盛大开幕。本届宝石节筹委会的工作人员在收集、整理昌乐当地的历史人文资料时,惊奇的发现作为全国四大传说故事之一的《孟姜女哭长城》中的主人公孟姜女及其丈夫万喜良杞梁,又称杞殖)是山东昌乐人。

昌乐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有丰厚的文化遗存。周初,吕尚首封于齐,都营丘(今昌乐县马宋镇),春秋时营丘改称缘陵,为杞国都城。

据说孟姜女的丈夫杞梁供职齐国,是齐国军队的一名将军。在一次战斗中战败而死,孟姜女万分悲痛,哭了七天七夜,其间碰巧位于齐国南部的以石头垒筑的长城(齐长城)崩塌。有人借此附会是孟姜女的哭声感到天地导致长城崩塌。到了西汉中晚期,刘向在《列女传》写到 “妻乃哭于长城,七日而成崩”。孟姜女哭夫而致长城崩塌的故事在民间的传播并且越传越离奇复杂,也越具有戏剧性,最后竟变成挞伐暴君秦始皇的《孟姜女哭长城》,成为于《白蛇传》、《梁山伯与祝英台》、《牛郎织女》并列的四大传说故事之一,并且被国务院批准为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

关于这个故事中孟姜女丈夫的万喜良(杞梁),根据中国历史地理学和民俗学的奠基者,中国社科学院历史所研究员,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副主席顾颉刚先生考察,应是杞国杞姓后裔,在他战死的年代(公元前549年),杞国的都成仍在昌乐缘陵,所以孟姜女及其丈夫万喜良(杞梁)应是昌乐人(见《孟姜女故事研究集》)。作为他的妻子孟姜女识大义明大礼,最后演变为反抗暴君的烈女,体现了中国古代女性对爱情的忠贞,与蓝宝石的真爱、高贵、恬静、唯美爱情的寓意也是相吻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