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进人退的西双版纳:人象冲突后建预警系统和应急管控

2021年6月,15只北上昆明亚洲象引发公众关注,西双版纳的300多只亚洲象也一起成为了互联网上的“霸屏者”。

作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中国境内的亚洲象大部分生活在西双版纳境内,此次北迁昆明的亚洲象断鼻家族,就是来自西双版纳勐养子保护区

和无人机镜头下躺平相拥而睡的可爱不同,亚洲象在西双版纳当地活动区域内的村民们心中,是一个危险的存在:官方2020年12月公布的数据显示,2011年以来,西双版纳全州共发生亚洲象肇事案件6147起,受损60431户,造成人员伤亡68起,其中死亡39人、受伤31人,同时亚洲象的生存繁衍也面临巨大的威胁。

6月上旬,上游新闻记者走访了多个因为人象冲突而破碎的家庭,还原了因为大象而失去至亲的西双版纳当地人对于大象最真实的态度,“大象肯定要保护,但人也不能不保护”。

▲长期以来,西双版纳州立足于共建人象和谐家园,始终把亚洲象保护作为重要工作。图片来源/西双版纳发布

被象群包围的茶农

西双版纳州景洪市大荒坝村螺蛳塘居民组是一个以茶叶种植为主的普通村寨,因为靠近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加之农业生产较为发达,大荒坝村和其所在的大渡岗乡近年来都是野生象群频繁光顾的重点区域。

2019年6月30日清晨,从临近的墨江县迁来螺蛳塘的老曹和往常一样前往茶叶地里采摘茶叶,但这次他没能够完成自己的工作。

6月8日,老曹的亲属魏大哥向上游新闻记者回忆,当天早上6点半,老曹和往常一样吃过早饭,带着工具上山准备收拾自家的茶叶地,“他上山之后估计就发现没对了,茶叶地背后藏了一个象群,等老曹发现之后,马上就被大象包围了,跑都来不及。”

谈起两年前自己家人遭遇,魏大哥仍然显得有些恐惧,“因为当天事发清晨,周围都没有人看见具体是怎么发生的,但是后来根据周围的痕迹,发现象群把老曹踢来踢去,最后才死亡的。”

茶叶地里出现了大象的消息,很快被山下的村民发现并作为预警信息发布。老曹的妻子听到出现大象的消息后,赶紧给清晨出门的丈夫拨打电话,但一直无法接通,村里随后组织了人员前往茶叶地里找人,老曹被发现时已经没有了呼吸。

事后,当地以补偿的名义,给予了老曹的家人约40万元,用村民们的话来说,“补偿金额已经有了很大的提升”。此后,老曹的家人搬离了螺蛳塘村,前往景洪生活,那里还没有野象出没。

▲6月7日,西双版纳景洪市,大荒坝村螺蛳塘居民小组楼上的亚洲象预警系统摄影/上游新闻记者 胡磊

2019年10月,老曹遭大象袭击近四个月之后,西双版纳州林草局和保险公司一道前往了螺蛳塘进行人象冲突的调研。早前,螺蛳塘想出了种植柠檬发展农业的新思路,认为这样不仅能够增加农民收入、预防森林火灾,还能够起到减少大象进村造成农作物损失的目的。西双版纳林草部门的调研组也发现,柠檬作为亚洲象不喜欢的食物,能够有效地减少亚洲象肇事的频率,“在一定程度能够缓解人象冲突”,这些都被作为防象经验,向整个西双版纳乃至周边地市推广。

上游新闻记者在村内走访发现,当地村民小组办公室楼上已经立起了亚洲象预警系统,一旦大象有进村的可能,警报就会响起,提醒村民们做好防范。“对于大象,我们只希望能够把它们撵走,地里的粮食不吃全部弄坏,苞谷也不敢种,两个小时几亩地的玉米全部弄坏”,魏大哥回忆说,2017年之后,进村子的大象才开始慢慢多起来,他认为,大象频繁出入村庄,就是因为食物少了,“前些年竹子开花,加上林子里也没什么吃的了,大象饿了自然就要跑出来吃东西,这很正常。”

▲6月8日,一只成年公象在景洪市南朗河村委会辖区内一处甘蔗地活动。图片来源/亚洲象预警系统

割胶夫妻遭遇大象

景洪市景讷乡曼召村南岭组是一个位于大山深处的傣族村寨。6月7日傍晚,上游新闻记者在村子里见到了刚刚忙完工作的张斌化名)。2019年5月29日,张斌和妻子叶兰(化名)在松树林中割松香的时候遭遇了两只野象的攻击,张斌侥幸逃生,但妻子叶兰不幸遇难,“我永远记得她最后的样子,头发和树枝树叶都绞在了一起,最后不知道有多痛苦。”

事发后当地通报称,2019年5月29日上午12点50分左右,景洪市景讷乡党委政府接到曼召村委会南岭村小组报告称,该村村民张斌和叶兰在距离村小组约3公里处的松树林割松香时,遇见野象并受到攻击。当天下午2点,叶兰被搜救人员发现,但已经不幸身亡。

张斌向上游新闻记者回忆,当时自己和妻子在山上已经忙活了一上午,大约上午11点左右,山里出现了大象群活动的声音,意识到情况不对,两人收拾东西前往临时搭建的工棚准备下山时,刚到工棚附近,身后突然出现了“叶子踩碎的声音”。张斌正准备回头查看时,大象突然出现了,来不及反应的张斌本能地往前跑,“跑了没多远我就摔倒了,往回看我老婆已经被大象抓到了,从跑到被抓,20米不到吧,一分钟都没有。”

妻子被大象袭击了,手无寸铁的张斌除了呼唤她的名字,别无他法,随后妻子消失在了松林之中。手足无措之后,张斌反应过来潜伏在森林之中很有可能会遇上大象重返现场,“我一想没办法了,就跑回了村子。”

▲6月7日,西双版纳景洪市,大渡岗乡在主要道路上进行亚洲象预警宣传。摄影/上游新闻记者 胡磊

张斌在距离寨子有一公里的地方,拨通了村长和亲戚的电话,大家都劝阻张斌不要返回现场,不要再造成不必要的人员伤亡。随后赶来的搜救人员,在现场发现了叶兰的遗体,张斌永远忘不了妻子离开时头发上的枯枝烂叶

作为受害者家属和被袭击过的当事人,张斌觉得和此次15头大象到昆明相比,全社会对于西双版纳亚洲象的关注少之又少,“我们版纳的大象多,出的事不止这一起。(和大象比)人肯定比较珍贵,人这一辈子,肯定没有其他可以比了。”

母亲的离去对于8岁的儿子来说,伤害是显而易见的。张斌察觉到,儿子在坐车时会不自觉地关上车窗,躲在角落里,“他说害怕大象”。谈到和自己结婚12年的妻子因为大象而离开,皮肤黝黑一脸刚毅的张斌,流下了眼泪,“大象出来,不仅是因为这两年确实多了,他们还吃不饱了,肯定会往人多的地方走”。

▲亚洲象预警监测中心。图片来源/西双版纳发布

食堂”内管控肇事大象

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西部属于勐海县管辖,该县的勐阿镇是野象活动的重点区域之一,有多只大象因为在该镇场镇农场等处活动被“抓捕归案”。

2019年5月11日,勐阿农场十队的一对夫妇上山采茶时,同样遭遇了潜伏在山林之中的一头野生亚洲象,两人分头逃跑时,妻子杨某被追上来的野象攻击致死。

6月8日,杨某的儿子自升东告诉上游新闻记者,母亲被大象伤害一事并不是村子里的第一起,“肯定也不会是最后一起”,保险公司提供的40万元补偿不能解决根本问题,需要由各方提出更多的有效解决方案,“小孩子都知道大象数量多了肯定是好事,但不能大象多了它们活动的地方还小了,(这样一来)它们不出来伤人才奇怪了”。

官方发布的信息显示,当地实施自然保护区建设管理工程,按照“象进人退”的保护思路,从保护区核心区搬迁8个村寨192户1140人,为野生亚洲象活动留出必要空间。

▲6月8日,西双版纳勐海县,勐阿镇食源中心内一只被临时管控的肇事亚洲象。摄影/上游新闻记者 胡磊

西双版纳在为大象食物开源的工作上也做出了努力,试图通过人工增加投食的方式来缓解大象出山觅食的压力。多次发生野生亚洲象致人伤亡事件的勐阿镇糖厂山后,勐海县在这里修建了一个亚洲象食源基地,种植了大量芭蕉、玉米等亚洲象喜爱的植物,防止亚洲象走出山林,打扰社会的正常生活。

上游新闻记者探访了这个食源基地,发现这个被“大象出没、严禁靠近”警告标语围绕的基地内,已有四只大象在活动,它们都是因为在勐海县境内惹是生非而被“引导进入”这一区域进行保护的。勐海县官方披露的信息显示,这个“大象食堂”还有另外一个身份:勐海县亚洲象应急处置临时管控建设试点项目,当地期望通过硬管控控制大象。勐海县林草局局长马杰接受《云南日报》采访时披露,这个项目面积365亩、防护栏长度2263.73米的食源基地,通过管控肇事大象的方式,让“勐海县已经连续半年没有亚洲象肇事的记录,保险公司每年同期的公众责任险赔付金也由之前的200余万元下降到了今年的3万元左右。”

西双版纳州林草局副局长刀建红也认为,食源基地可在一定程度上吸引亚洲象,减少大象到村寨或农地中的活动时间和几率,对缓解人象矛盾冲突效果显著。10年来在西双版纳莲花塘、关坪两个区域的监测中,亚洲象为主的野生动物在食源基地内的活动数量超过了600头次,大大减轻了村寨的压力。

西双版纳15头大象北迁昆明引发关注之后,有舆论认为,西双版纳森林中的食物让大象吃不饱才造成了它们的出走,修建食源基地正是证实了食物减少这一客观事实。上游新闻记者注意到,西双版纳一位从警二十多年、长期关注亚洲象保护的森林警察曾多次公开发表意见,认为“热带雨林不断地减少,导致象群不得不走出森林,到有人居住的地方寻找食物”。

对于这些说法,西双版纳当地予以了否认。当地媒体刊发专家采访表示,西双版纳州的自然保护区实际面积从原来的360万亩已经增加到622.8万亩,为当地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提供了栖息繁衍场所。但也正是因为严格保护,区内森林植被向林木化演替,“林下可采食的植物减少”,这才直接导致了象群反而更加频繁地走出森林。

对于“森林增多导致大象食物减少”这种说法,学界争论不休。一位要求匿名的因象遇害人员家属对上游新闻记者表示,亚洲象为何走出森林和人类打交道,作为普通百姓他无从知晓,“大象保护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小学生都明白,我们只希望能够人象平安,大家相安无事”。

上游新闻记者 胡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