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培丽/新锐服装设计师牟天朗 带着新眼光梦想起飞

文/萧培丽 图/牟天朗

「我觉得跟着市场学习是当设计师很重要功课,但是不想一窝蜂做一样的东西,不然当设计师没有意义。」

甫满三十而立之年的台湾新锐服装设计师牟天朗正带着他的自有品牌SIMON MO向服装市场发声,201 8的春夏装设计,在上海时装市场初试啼声,就受到注意,尤其一袭红白宽条文相间裙装、洋溢女性艺术又随性的气质颇受业者青睐。他立足大陆上海走向中亚洲市场的梦想正跨出令人惊喜的一步。

他把艺术和历史文化的喜爱融合服装设计中,也延伸其视野,像一个追梦者,在一千零一页故事里,他发想创意,让服装在女性身上像是说故事般的呈现自我的品味风格

他就是这样一位有视野和认真自我追求的服装设计师,视野似乎也决定了他的服装品味和发展潜力。

高中时跟随钢铁业者马来西亚拿督牟有辉先生从台湾赴马国就读国际学校毕业后前往英国伦敦艺术大学的中央圣马汀服装学院女装科系求学,该校是伦敦最好的艺术学校,有多位著名的服装设计师,如约翰˙加利亚诺_前Dior设计师,台湾知名时装设计师古又文,陈劭彦等等。

牟天朗在校期间拥有在 Alexander McQueen 英国服装公司实习经验。(亚历山大·麦昆是最年轻的英国时尚奖得主(British Fashion Awards),和Givenchy纪凡希在1996年签了一个5年的合同(1996-2001) 他为Givenchy设计了2季成衣和3季的高级订制服。)牟天朗在求学过程特别感受到肢体艺术与时装剪裁的连结是最能启发他的灵感,因此决定往 womenswear 女装发展,毕业后在 2013 年追随DVF前总监 Nathan Jenden 先生于上海旗下 MASK 品牌担任女装设计师。

梦想一直都在,灵感在隐隐发酵,但是他没有积极投入市场,反而不断检视自己对时装的爱好与决心,并投注市场观察,花了几年时间终于意识到自己对服装的热情与坚持,于是2016年成立自己的同名品牌Simon Mo,他说;这个行业虽然已经饱和,但是我不做这一行可能会后悔一辈子 ,于是他会保留每一次的设计,就像留下生命纪录。并维持一年两次的服装设计,在服装市场绝对不缺席。

服装市场的现实与挑战在这位新锐设计师眼中,不是一个经营数字而是一个坚持,中央圣马汀服装学院的教学让他知道要做属于自己的服装,而不是嗅觉市场所需,投其所好。可以想见新的服装设计师要在饱和的市场做到自己想要的设计,道路艰难且孤独,再加上台湾市场对服装向来喜好外来品牌,这无非是一条孤独之路。

丘壑成于胸中,他的设计让人看到整合的概念,有艺术美感、又有时尚品味,无异于女性展现自我的一种方式,设计是一个广纳百川的活动,牟天朗巧妙融合他喜爱的艺术和历史,让女性穿着像花一样绽放。

他的视野不只展现在设计上,还展现在品牌的经营步骤,他分析市场,对中国、日本、韩国、泰国,整个亚洲市场甚至中亚皆能深入颇析,在他的脑中勾划出明显清楚的市场特性与发展蓝图。于是他选择上海做为起步,以上海出发,再逐步走向中亚市场。上海是亚洲服装中心,对新锐设计师张开双手,也乐于培植,正符合他们的需求,投向该处作为出发地的人络绎不绝。

他大胆选择上海也正是不少年轻设计师所选择立足之地的原因,比较起来上海时装很多元,敢穿衣服,是值得投入的市场。所谓好设计是走出艺术家与市场融合之路却又不失去自己,还能偶尔与市场争强。他经营步骤的一环,也看到各国女性对花布的喜好。Simon Mo选择花布与材质触角不只是日、韩还广至东南亚,更由于气候暖化,他发现东南亚花布料透气材质具有优势,适合引为女装的选材,兼具他主张的绿色时尚风。

每个季节都有不同的元素,丰富生活色彩,除此之外设计中还强调舒适细致、剪裁风格、生动的轮廓线条,优雅浪漫印花与拼贴设计细节, 打造女人刚柔并济的特质.

广纳百川使一位设计师的创作源源不绝,任何形式的艺术都可能有相似之处、期间有令人惊喜的、也有互通或是也可能令人疑惑的意念运用,艺术家设计师习惯在某种理念下进行一种非主体性的交流,不分化的存在,物与设计像是一体两面的存在,形而上的理念是否可以被实际穿衣者接受,而不是在走秀台上的距离感,女装设计在某种意义上,也有类似的镜像哲学

观察一位时装设计师的创意有时候较之于大众熟悉的设计更需要经年不断的看他所呈现自己风格,就像诗歌与历史,诗描写的是人生情理的必然性,历史则是叙述时空中的事态。所以亚里斯多德曾说过诗比历史更哲学一般。好的服装设计师不是设计一件可以蔽体保暖的衣服,而是像诗歌一样表达人生情理的哲学态度。

一位喜爱历史的设计师,是可以把历史做人性化处理的,也容易把人生看成历史,牟天朗就是试着把它融入服装设计,其中在一件裙装里延伸他对历史故事中蛇的想像,意外地显示出一种超逸之美。也印证了他所说的服装设计是内在的不只是一种时装, “真正的发现之旅,不在于寻找新风景,而是拥有新眼光”──马赛尔‧普鲁斯特 ...。

放眼台湾我们大多是穿着国外的品牌,台湾的新锐设计师必须向外走,发光后才得以回到自己的家乡舞台,除了我们的自信度不够,产业没落更是主因,政府在扶植文创发展之余,也应该多关注台湾的新锐服装设计师,擦亮他们、为台湾在世界舞台发光。……………………………………………………………………………………………………………………………………萧培丽,ETtoday撰述副总编辑。政大EMBA科技管理研究所。华梵大学美术与文创研究所。曾任中天香港财经主播东森新闻采访中心副主任、财经组长,中广记者,党营事业华夏投资公司顾问,东森大陆事业部顾问,台湾民俗村顾问,卓越杂志顾问、新超科技副总经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