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文忠/拓也哥,亲「口」证实了台湾病入膏肓

文/叶文忠

几天前,在脸书上读到一位记者朋友涂鸦墙贴了两句对话,「蔡康永问,陈汉典你知拓也哥从事哪一行?陈汉典说,卖吸麈器的!」刚开始我看不懂。当时我尚未听过「拓也哥」,不知何方神圣,猜想或许又是一位类似「犀利哥」网路爆红的某位素人

结果,没几天新闻大了,我也知道何许人了。拓也哥,这条「很会吹」让我浑身鸡皮疙瘩兼头皮发麻的新闻,原来这么轰动。我猜多数人,或者更明白些,有超过九成以上的人会和我有一样的反应,如果没有九成,那这社会病态的很严重。

▲人气爆红的拓也哥,竟然是来自他的「口技」。(图/记者徐文彬摄)

首先,我必须先强调,这和是不是同志没有一点关系。我认为会超过九成,是因为媒体大肆放送,推波助澜,以他的「口技」塑造一个新偶像的变态行径

我看过一个统计,同志人口或是有同志倾向的人约莫总人口的十分之一。这些同志朋友,会很高兴的欣赏这则新闻,或是把拓也哥当作偶像一般的崇拜?我不是同志,所以不能任意揣度同志朋友的想法,但是我深信,即便同志,也应该会有一定的社会价值观

这议题,基本上和是不是同志无关,而是媒体竟然也可以把拓也哥的“口技”当神技在膜拜,把应该「关灯」的亲密行为,打亮头灯,当作神迹般,以嘉年华的规模大肆公演。恶,真的很恶。我看着新闻主播,带着趣味,面带微笑的报着这条新闻,并把拓也哥吸牛筋画面来个大特写,更恶,当场转了台。

▲新闻用影射的方式,游走尺度边缘,这种恶劣的行径,比无赖还无耻 (图/翻摄自网路)

拓也哥,他是同志,也经营同志夜店,我绝对尊重他的「志向」,也尊重他的「看家本领」,但我无法理解,为何台湾媒体界可以把这技能当某种荣耀?放大「高速吸引」、「深喉咙紧缩」等不堪入目的字眼,不断出现在媒体中。老实说,我连打出这几个字,都有一种打不下去的折磨。

记者追逐新闻,追到《康熙来了》的摄影棚,拓也哥说,「一天大概要练习四到五次,最多八次。」蔡康永追问:「这样不就要花很多时间?」他说:「一次大概五分钟。」再看看国内四大报的影剧版处理这事件的标题:「小S跪师求艺,拓也哥点头收徒」、「拓也哥『吸』进宝岛,夜店大搞咸湿」、「拓也哥来台,『高速真空吸引』粉丝」、「吹萧达人来台会粉丝」,这媒体病态到了何种地步!

《康熙来了》以一万二的酬劳邀请他上节目,办工作证。为了制造新闻点,陈汉典送香肠卫生纸喉糖制作人表示,因节目尺度问题,内容还会作删减。所以媒体人其实很明白自己在干着什么事,盘算着如何挑着界线边缘走,但即便不能播,也得炒,腥、色、膻、恶,专挑重咸下料。这不是娱乐,这是持续把台湾的社会道德、价值观打入下水道,节目最后播出会如何修剪,我无法猜测,也不想看,炒作这新闻,毕竟仍是为了收视率

电视制作节目,游走尺度边缘,其心可议。(图/ETtoday.net)

是的,媒体当然可以戴上了「世界新鲜事」的大帽子来强调观众有知的权力。但是,但是,但是,请不要忘了,这个社会不只是成年人的世界。在教育面,大家对孩子,也该有不让他们“了解详情”的义务。

所以,现在我告诉你,为何电视媒体此罪加三级。

电视、网路、平面媒体,在社会责任分际绝对不一样,电视媒体一定最高,道德规范也一定最为严格,否则NCC不会盯得那么紧,罚得那么凶,为什么?因为电视媒体几乎是视、听、读的全感官,吸附力最强,电视一开,孩子的眼睛就直了。

观众对电视媒体提供的讯息是“被动”,讯息来了,观众从接收、判读再到喜好的过程,新闻已经完全进入脑中,想转台时,一则新闻也播完了,不然壹传媒为何硬要搞个动新闻,就是想卡上频位?而平面媒体,网路媒体,即便网路视讯,基本上都是观众主动选择或点击,阅读与否一开始就下了决定,不喜欢的,充其量只有被标题的「毒害」。

▲陈汉典(右)模仿拓也哥,把恶心的画面当娱乐,台湾综艺带头沉沦。

拓也哥,在日本是特种营业场所的老板(同志酒吧),并兼差做「口技服务」,他一吸成名的节目,是日本深夜节目,其实在日本当地并没造成什了回响,或许是日本人对病态色情业见怪不怪,来到台湾,竟成了大白天的超级偶像。

食色性也,性事只在红尘有,但不管是不是同志,这都是床笫间的事,只适合在「暗房」处理,这是人异于禽兽的潜规则。同志游行,诉求的是平权,是争取合法婚姻,但背后,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仍是基础。

这拓也哥「吹」遍天下,这样的同志,我想顶多是个同志圈中的妓男(或是妓女)吧。他被访时,受宠若惊的说,「现在店里的客人有八成是台湾人!」,这答案让人沮丧。台湾前往“朝圣”的同志们,也麻烦争气点。

而苹果报导外传于美人想将他签为旗下艺人,奉劝于美人最好作罢,否则那过往节目中,一付正经八百的大谈教育,最终变成道貌岸然,唯利是图的皮条客。我也提醒小S,公众人物,是有社会责任的,你的“拜师学艺”,我理解是为了炒新闻,你我都知,正常的男人,真的不需要他的女人去学此「特异功能」。

请问邀请拓也哥的人,请问制作人,更想请问这些新闻的创造者,学生周记的一周新闻大事,这条怎么写?当孩子询问的时候,难道父母真得告诉孩子,这个拓也哥是个卖吸尘器的?

媒体、娱乐圈的朋友们,请放过孩子,放过台湾社会吧。

My blog : http://jamesyeh1963.pixnet.net/blo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