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以勤:我所知道的国民党党产历史(6-6) 最珍贵党产 是人才不是金钱
国民党创建中华民国艰辛,最珍贵的党产,不是金钱,而是人才。(图/取自维基百科、网路)
作者简介:
叶以勤先生是陈立夫先生的姨甥,称陈立夫为姨爸,对陈立夫的哥哥陈果夫先生,则随表兄姐们叫大伯伯,陈果夫先生是国民党党产创始者。叶以勤的先翁叶学皙先生历任美援运用委员会、行政院国际经济合作发展委员会、行政院经济建设委员会、财政部国库署长、开发基金执行秘书等要职。实际参与、规画、推动九年国教与十大建设等台湾重要经建与人才培育计划。
因家世背景关系,叶以勤先生长期听闻长辈讲述国民党产的来源、演变与运用,有许多第一手资料,是相当珍贵的历史纪录。如今目睹国民党产被扭曲、追讨,感慨之余,振笔写成万言以上长文,其间可见中华民国成立以来的种种建国艰辛以及国民党产在关键时刻对中华民国的挹注与贡献,均为首次批露。由于文长,中时新闻网分5篇及最后全文1篇,共6篇,今日刊出全文。
「国民党党产」已经成为绿营利用「转型正义」一词,打击国民党,栽赃抹黑,污蔑丑化国民党,进而彻底消灭国民党的策略手段。「有罪推定论」混肴视听,造成当今世人的误解。利用这些误解,绿营更利用人数优势的立法院,强行通过「不当党产处理条例」。可叹的是,国民党竟无人能对党产历史有正确的说明,而有对应。令人不胜欷嘘感叹。
古有「曾参杀人」的寓言。战国策里有「三人成虎」的故事。这个积非成是的现象自古以来为政争者利用。民进党运用这套战术。利用优势传播媒体,借二二八事件之名,全面抹黑蒋介石,栽赃国民党。不论事实证明蒋介石的无辜。只作「有罪推定」。反正,逝去的人也无法起来为自己辨解。绝口不提国民党为台湾,为这片土地和同胞所付出的牺牲和努力。真相如何,有所冤屈,也都在排山倒海般的漫骂声中被淹没了。
以史为鉴,我们看待历史,可以从里面学得许多宝贵的经验。但更重要的,要先了解当时的情况。若以现今的思维,批判过去的措施,时空背景不同。既不公平,也非正义。
本人因为家世背景,对于国民党党产历史,略知一二。虽然仍是粗浅,但都是家中长辈亲身经历的事实,绝非道听涂说。愿奋力以口述历史的方式提出,供世人参考研讨,以正视听。也为不负先贤先烈们为中华民国所付出的努力与牺牲,略尽棉薄阐明之力。同时,也希望能让国家未来主人翁的年轻人,对历史有正确的认知与借镜。
首先,我要说「若没有国民党党产,绝不会有中华民国的建立。若没有国民党党产,很可能也不会有台湾经济发展的成功奇迹,也很可能不会有今天台湾的繁荣昌盛局面」。饮水思源,要从头来说。中华民国的建立,是先有政党。由政党领导革命,推翻了帝制满清而建立起来的。不禁想起,阿扁女儿陈幸妤发飙嘶吼的话「台独难道不要钱吗?........」。虽然是气极脱口而出的话,但确是一语道出事实。的确,革命,建国,没有钱是绝对不行的。何况,推翻的是几千年,无比庞大,基础深厚的帝制政权。而我们国家的建立,是在极度穷困,内战外侮,战争一直不断的环境之下,何其困难艰辛。
建立中华民国是先有主义,有思想理念,依主义成立政党,以党建国。民国成立后是以党辅政。因此,以国民党的财力支持了中华民国建国,支援国政运作是不争的历史事实。在建国过程中,党国息息相关,难以分别。所谓国库通党库,实际上,应该是党库通向国库,以党库襄助国库,才是真正的实情。
民国创立,很遗憾的是未能统一全国。军阀割据了大部分国土。清政府与列强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仍然未能废止,以致各港口商埠租借地仍被列强占有,而且关税亦仍是归列强收取,以赔偿清政府的战败赔款,国家的财政惨况真的是可想而知了。台湾亦仍被日本人占据,袁世凯又一度称帝。果夫先生和立夫先生的叔叔陈英士先生为了筹募资金作为二次革命讨袁之用,欲将有人捐助的土地党产卖出,结果袁世凯派出杀手,假装买主,于民国5年5月18日将英士先生暗杀于家门口。英士先生殉国牺牲了,时年方38岁。
后来,由于果夫先生年青时曾在钱庄学习过,有经商经验。所以蒋介石,张静江先生和果夫先生奉孙中山先生之命,于民国9年2月1日在上海租借区成立了茂新公司。从事股票交易及棉花等期货生意,由果夫先生主持。一方面为党筹募资金。一方面作为联络据点,以交易所作为掩护,防军阀追杀。这是最早的国民党党营事业。
民国11年2月,茂新证券交易所结束营业。蒋介石南下广州,后不又回溪口。果夫先生仍留上海。6月16日广州陈炯明叛变,国父孙中山先生逃到永丰军舰,幸有蒋公奉电召,赶往领军护持。战斗到8月9日,终于平息叛乱。孙中山先生经过这次历险蒙难,决定必须建立自己的武力,方能完成统一建国。民国13年6月16日于广东黄埔成立军校。最初命名为「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蒋介石被任命为校长。
创校初期,设备与教师都缺的情况之下,只得依靠苏联帮助。当然,天下没有白吃的午餐。苏联方面的条件是,教学所用的武器装备,弹药由他们提供。教官,顾问由他们选派,且必须要有共产党员参与。史大林的算盘是,为未来赤化中国,建立红军作基础。孙中山先生迫于情势,只得虚与委蛇,暂且联俄容共。果夫先生则在上海募集款项,备办补给,所有军品,用品都在上海准备,再设法秘密运往广州。
最重要的工作,是学生的招收。要在全国各地招收优秀青年人才,一同来参与这伟大志业是非常不容易的,尤其在军阀控制地区也是非常危险的事。从考试,面试到录取后送往广州,都要在掩护下,避人耳目,秘密进行,非常艰辛。果夫先生在黄埔前三期,招募了5000多人,成为后来北伐、抗战的国家中坚。最早期的陆军军官学校也是国民党党营机构之一。军校校歌,「怒潮澎湃,党旗飞舞,这是革命的黄埔…….」。
民国14年3月12日,国父孙中山先生逝世,留下「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的遗愿。所谓「革命尚未成功」也就是指国家尚未能统一,虽然已经构思好建国方略、建国大纲、实业计划等,造福全民的三民主义伟大理想未能实现。这是孙中山先生ㄧ生最大的遗憾。这也是作为孙中山先生最忠诚追随者,三民主义忠实信徒的蒋介石终其一生努力不懈的目标。可惜的是,蒋介石也仅在其有生之年,将三民主义的部分理想在台湾实现。但仅这一小部分,已足以证明国父三民主义理论的高明。
民国15年北伐到17年东北易帜,统一大业大至完成。唯有最后一个未能统一的势力,就是由苏联在背后支持的中国共产党。因此,军事部分,由蒋介石持续努力。民生建国部分是不能等待的,则由陈果夫先生启动。
事在人为,人才的培训是建国的第一要务。因为,五千多年的帝制下,人们对于民主宪政体制和观念完全无有所知。孙中山先生在三民主义的实践方法上,就规划了训政时期。在这个时期,以弘扬三民主义思想,培养人才,教育全民为主要工作。
所以,陈果夫先生首先成立了国民党党务学校,然后改名为政治学校,最后改名政治大学。「政治」一辞起源于国父说:「政者,众人之事也。治者,管理也。政治就是管理众人之事」。政治大学就是培养训练治国、经理国家事务,为民服务人才的学校,为建设台湾各方面的发展,培养出了许多精英人才。政大也是当初的国民党党营重要机构之一。
建国事业,百废待举。首先要弘扬主义,宣导政令,教化百姓。传播媒体不可少。陈果夫先生创立了中央日报。因为当年经营证券交易所时,见上海有外国人设立的小型电台,作播报股票行情之用,十分有效率。陈果夫先生想到,何不设立一个大型广播电台。于是,有中广公司的成立。有电台,没有收音机是不行的,又设立收音机制造厂,生产适合大众化的收音机。于是,有了党营生产事业。在当时,电影事业刚开始萌芽。陈果夫先生已看到电影的巨大传播教化力量,想到可以利用电影将正确的思想教育传播到各个角落甚至偏远乡镇。于是,建立电影院,也设立流动放映车队到各地巡回。同时,成立中央电影公司,自己拍摄电影。后来,蒋公为改善国人生活习惯,推行「新生活运动」社会教育,中影公司发 挥了很大的宣传功能。多年来,中影公司也为国人在精神生活上供献良多。
北伐时期,陈立夫先生是蒋介石的机要秘书,负责机要和情报工作。北伐最主要的敌人军阀是直系的吴佩孚与孙传芳,占据华中,华北一带,势力强大。陈立夫先生的情报工作十分成功,破解了敌方电报密码。
因此,军阀间的联系和军队调动,都在蒋公掌握之中。龙潭一役,彻底瓦解了军阀势力,接着北上,势如破竹。北伐得以顺利完成。蒋介石曾经夸奖陈立夫先生说:「立夫一人,抵得上十万军」。北伐完成庆功,蒋介石颁发一笔不小的奖金给陈立夫先生。
陈立夫先生将这笔钱,一半用于抚恤牺牲的同志家属,一半用来成立了正中书局,并将书局捐给了党部。也成为党营事业之一了。正中书局的功用,主要是平面文宣的出版及教育文化工作。到抗战时期,全国中小学的教课书都是由正中书局负责印刷。台湾早期,在尚没有民间印刷厂有能力印制数量庞大的小学课本前,也都是正中书局印制。在国民教育历史进程中,正中书局功不可没。
当时,虽然仍有共产党尚未肃清,统一大业不能算是完成,但国家建设工作已积极展开。十年建设突飞猛进的荣景,至今仍为大家怀念。既然是国家的创立者,又是唯一的执政党,中国国民党自然扮演了建国工作重要角色。在制度组织尚未健全,党国不分情况下,当时并没有所谓的国营事业。有些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物资,像橡胶,火药等化学产品,陈果夫先生设立了齐鲁公司,也设立不少各种生产事业。由于民国20年淮河泛滥,安徽、苏北受创严重。
陈果夫先生后出任江苏省主席,治理淮河为重要工作,同时推展民生建设,将江苏省建设为三民主义的模范省。由于导淮河入海,产生新生地,为实施耕者有其田,公地放领。成立「土地开发公司」。设立「农民银行」。为防止中间剥削,造福农渔民,提倡合作事业。成立「合作社」,(也就是台湾农,渔会的前身)。资金方面,成立「合作金库」;为筹措交通建设资金,成立「交通银行」。许多事业应造福大众需要,均一一成立。绝大部分都在事业运作正常后,归属国营或改化为民营。这是国民党一贯的政策。
抗战期间,一切为了救国,支援战事。但物资缺乏,尤其是医药。果夫、立夫先生努力提倡研发中医药,成立特效药研究所,锦德制药厂等。生产止血疗伤的云南白药,治疟疾的金鸡纳霜等。这些都是国民党党营事业。
到民国34年(1945)5月,日本败象已现,抗战胜利在望。以党营事业支援抗战的任务即将告一段落。陈果夫先生已开始规划之后因应建设国家需要的党营事业运作方向。因为,从中央到各省市县乡镇党部,以及事业机构,党工人数众多,开支非常庞大。为了筹措党费,所以订定方针和规范。在重庆召开的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第16次会议中,通过「关于筹措党费之决议案」,订定党营事业发展的三原则,5项方针及6大范围。
原则第一项是:凡属应由政府办理者,分别移归政府各部门接办,借以减少党部开支。第二项是宽筹基金,取其子息。或以基金投资各项举办各种生产事业,所获之利润,供给中央及省市党部支用。第三项原则为运用基金创办各种事业以巩固党的经济基础。党费基金应即全部投资于各种事业,以巩固本党之经济基础。
根据这三原则,拟具5项方针:第一,党营生产事业,以实践三民主义经济政策为原则。第二,以有关国计民生,文化教育,而同时便利党的活动者为宜。第三,党营生产事业应完全依照合法手续,成立合作社或公司组织。对外不用党的名义。第四,凡中央及地方政府,所有奖励人民举办之生产事业,党部应该尽量助党员率先创办。第五,各事业机构中,所需之人员,除专门技术人才向外界聘用外,均以由各主办党部,就现有人员及所属之党员中选用为原则。六项范围为:文化事业,电影事业,合作事业,运输事业,金融保险储蓄事业,农林畜牧事业。
抗战胜利,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说是无条件,其实狡猾的日本人是有条件的。当时苏联派兵迅速进入东北,将日军作为侵华后勤基地,存放于东北的军备物资,精良的武器弹药,先进的工业设备等,全部搜括搬迁一空。并且掳走大批日军作为奴工。武器弹药后来装备了共军,而各地原为游击队状态的共党共军,除了抢接收日军及日人物资设备,也尽力破坏交通,以延长国民政府方面前往接收的时间。蒋介石当时急切无奈,只得请求日本人帮助维持交通,并要求日方只能向国府(国民党)投降交接。
而蒋介石相对应的,就是向国人呼吁以德报怨,将全部日人平安遣返回国。台湾的接收工作因共党涉入不多,也就大至顺利。大部分日产当然是由国府的适当对应单位接收;若找不到适当对应单位,则看是否在党营事业中找适当单位接收。因此,广播电台就只得找党营的中广公司。电影公司就找到中央电影公司接收,各地属于广播电台和电影公司的设施房产土地、戏院,甚至眷舍也接收了。
利用对日抗战生息壮大的中共,在苏联大力支援下,很快的发动武装叛乱。而已经精疲力尽,未及喘息的国府无力稳定经济与民心,兵败如山倒,失去大陆江山,退居台湾。但在最后危急之时,蒋介石在下野状况下,以中国国民党总裁身分,指挥将黄金和故宫文物抢运来台。凭着这些黄金作基础,终于稳定住台湾的金融,渡过难关,让中华民国慢慢在台湾站稳脚步,成功的发展起来。国民党在台湾这片土地上,为这个国家人民,奉献牺牲努力,是历史的事实。
国民党来到台湾,确曾带了一些资金,并搬迁了少数事业机构来,但并不是非常多。可是,为什么后来会有那么多党产资金,国民党党产与台湾的经济发展有什么关系,相信绝大部分的人都不大清楚。于是,污蔑,谣言,没有证据凭空抹黑,比比皆是。反复被引用的结果,曾参杀人和三人成虎的情况上演了。现在,居然借着不实的传说,立法订定「不当党产处理条例」,企图清算斗争,彻底催毁国民党。相信公道自在人心。
有一种说法,说是国民党偷了外汇的利息钱。这是外行的说法。世界各国外汇拆款是有一定的程序的,透明、有帐可查证。国家也有主计、监察、法律等单位可监督,怎么可能容许不法发生?而且,说实在话,如果国民党要从我们国家取得钱财,当时黄金运来时,从里面拿出一些就是了,要多少都可以。何必那么费劲,全部交给国家,然后这么一点一滴的,冒违法风险,从中获得小利?国民党的资金,最初是无心插柳由受美方委托,代理美援业务而合法得到的报酬。并不是如有些人所说是从美援中窃取来的。是合理合法取得的。
首先,必须要了解所谓国际间对外援助的真相。世界上没有一个国家会平白无故援助或帮助另一个国家。所有的援助,都是有所目的。有时候,是为了本身国家的经济需要。更多时候,是要控制接受帮助的一方,以取得政治、军事、外交等利益。但基本手段都是完全要在他掌控之下。二次大战时,傲慢自大的美国史迪威与蒋介石交恶。史迪威一手操控美援物资,逼迫蒋介石自中国战区抽调孙立人等精锐部队,投入缅甸战场,以致中国战区战况吃紧,平白多牺牲数十万中国军民的宝贵生命。
其实,美方的算盘是花费极少援助,不顾牺牲大量中国军民生命,以牵制住大量日军于中国战区,得以减少美军在太平洋战争中的人员伤亡。当年,蒋介石在忍无可忍情况下,强烈要求撤换了史迪威。但史迪威回到美国后,对蒋介石猛烈污蔑,造谣丑化,影响了马歇尔、杜鲁门,导致对华政策偏颇,落井下石,发表白皮书,甚至停止了美援。
政府初迁来台,民生经济十分艰困。电力、交通、工业设施遭日本撤走前破坏严重,迫切需要零件修复。但当时外汇极度馈乏,以致进口零件、肥料、工业原料都感困难。税收极少,只够负担支出的四分之一。入不敷出,又必须稳定物价。国防军费只好靠出售一些黄金来贴补,真的是异常拮挶。
直到民国39年(1950)韩战爆发,美国为了区域安全考虑,恢复对中华民国在台湾的美援。必须要说明的,当时所谓的美援并不是现金,而是以美金代购的物资、军备、机具、零配件、农产品等。农产品包括、小麦、棉花、黄豆、肥料等民生必需物资。这些物资进口后,由中央信托局标售,所得台币必需存入台湾银行的指定帐户。理由是,这些农产品是美国政府向美国农民购买,卖出所得应该还是属于美国。
说实在的,也就是美国要完全掌控这些资金。我们要使用这资金,得要拟具详细企划书,向美方提出申请,美方则雇用怀特工程顾问公司负责审核工作。审核非常严格,一旦核准拨款后,每个月还要报告进度。父亲当时在美援会的工作,主要就是拟具申请企划书,手续繁复,加上美方傲慢自大,趾高气扬,有时甚至干涉我国内政及财经政策,使我方不堪其苦。我们又不是乞丐,但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因此,屈辱的感觉,常在心中汹涌。唯有忍辱负重,自己奋发图强而已。我们后来看到蒋介石的日记,总是有「雪耻」两字,也能体会到当时蒋介石的心境。
有一次开会,父亲亲见尹仲容先生为了要建立台湾的纺织工业,与美方发生强烈争执。尹先生拍桌怒呛:「你们干脆派一个州长来算了」。有尹先生的据理力争,才有台湾纺织成衣工业的建立,成为后来台湾外销经济的基础。虽然美援得来辛苦,但确实补充了国家财政,对于当时财政情况极度不佳的中华民国台湾来说,是有相当大帮助。
但外汇仍十分短缺,进口工业原物料非常困难。民国40年(1951)美方同意成立共同基金。也就是,美援物资出售后,将相同价值的台币存入特定帐户,美方就以等值的美金存入同一帐户,成为相对基金。当然,这个帐户仍然由美方严格控管。这里就发生了一个缺口,就是美援物资中有一些是供我方军用的。像棉花是纺成棉纱,织成棉布,再做成军服。小麦做成面粉,黄豆也是,榨成黄豆油,再供给军用。
但当时我们政府的考量是,为了减轻厂商资金周转,所以采用「来料加工」方式。就是将原料交给厂商,制成成品,运交军方,再付给厂商加工费用,并没有将物资直接售予厂商,缴交给特定帐户的台币也就比较少。这就影响到相对基金中,美方所出外汇美金也就比较少了。这是十分可惜的事。
而政府当时财政也没有多余的钱可补足这个缺口。这时就动用国民党的资金,补足了这个缺口,也就是从党库注入国库,为国家增加相对基金中的台币基金,也争取到较多的相对美金外汇。美方当时并没有想到我们还有这么一笔灌水的「私房钱」。多年后,听说杜鲁门得知有这么一件事,曾大为光火。高傲的杜鲁门以为中华民国已完全被他掌控,没有想到我们还有这么一招。而且完全合于美方规定,是合法的。因为当初美方并没有规定相对基金台币资金的来源,只说是等值的。所以虽不高兴也无法可想。
民国42年(1953)韩战结束。大批美国海外军人回国,而因应二战、韩战的生产能量,一下子无法缓和下来或立即转型,出现了生产过剩,通货膨胀的问题。1954年7月美国国会通过「480号公法」。就是「剩余农产品援外法案」,将剩余农产品几乎以赠与方式援助需要帮助的国家,我们也就趁机会取得较多且低成本的农产品。同样的,国民党注入相对基金的资金也就更多,相对基金中台币和美金也就更加充裕了。民国48年(1959),由于资金越来越充裕,美援业务量越来越多,贷款对象也扩及我方民营的事业,负责审核工作的美国怀特公司渐渐不堪负荷。
由于怀特公司是一家民营公司,所以要找一家我国的民营公司来作为他的代理公司。当时也找不到适合的民间公司能胜任此业务。于是国民党成立了中华开发信托公司,与美方签订合约,美方给予贷款并派遣顾问常驻中华开发公司,一方面指导业务,一方面监督。中华开发信托公司就如同现今中小企业融资贷款银行,对台湾各中小企业取得中长期资金,贡献非常大。中华开发因为执行这项业务,也获得了一些应得的利润。从此随着美援逐步?多,中华开发业务越来越繁忙,台湾经济越趋稳定发展,国民党党产资金也显著累积?长。
民国53年(1964)美国国务院宣布,鉴于中华民国健全经济的成长,决定于1965年6月终止对我经援计划,台湾的经济就要全靠自己了;相对基金帐户也转型为中美基金。因为原先借贷予厂商的资金,还陆续在归还,而原先借自美方的,也须归还美方,中美基金也又继续运作多年。而其中台币部分(包括相当大的国民党党产资金)也就成为一笔可观而可供运用的资金了。
国家经济发展中,人力资源是非常重要的一环。1965年,美国举办一个有关「力资源的研讨会,邀集全球经济专家学者,作为期6个月的深入研究,李国鼎先生派父亲前往参加。父亲回来后,李国鼎先生奉蒋介石指示,要为台湾经济发展的下一步作妥善规划,也就是研究实行延长义务教育。李国鼎先生即指派父亲研拟九年国民教育计划,资金则利用中美基金。父亲带领褚应瑞、钟耀楼两位助理,花了一年多时间,终于完成「国民志愿就学计划方案」送交教育部,由王亚权、叶楚生两位司长到总统府向蒋介石报告,听取报告后,思考了一下,原先父亲的计划略为保守,是计划试办3年,再正式施行。但蒋介石考量,计划非常完善,资金来源也有所安排,而国家经济发展,人力需求已到刻不容缓的阶段。所以裁示不必等待,即刻进行正式施行。经过1年建设,民国57年(1968)国中新生即开始上课了。没有动用国家预算。今天凡是就读过国中的人,实应该感念蒋介石的德政,也要感谢国民党党产的福惠。
九年国民义务教育施行顺利后,李国鼎先生奉介石指示,紧接着就要进行加强工业职业教育,以准备国中毕业生的出路。这项计划李国鼎先生仍然交给父亲执行。父亲花了不少时间,参考德国、日本,还有美国职业教育制度,订定计划书。考量我国的国情,国中毕业生有些要继续进入高中,有些要进入专科职业学校,接受更高一级职业训练,有些就直接要进入职业市场。父亲计划新增了10所工专、2所农专。同时,在北中南分别成立职训中心。以便让直接进入职场的国中毕业生,在经过短期训练后,即可工作。计划所需经费仍由中美基金支付。工业职业教育计划进行后,正配合台湾1970年代经济起飞,台湾经济得以蓬勃发展,国民党党产资金(中美基金)是重要支柱。
最后中美基金还剩余小部分的钱,父亲就利用做成学童营养午餐计划。当时考量是,如果学童多得到一分营养,有了健康的体魄,长大后就能为国家社会多贡献一份力量。等到他们年纪大了,也减少社会一分医疗负担。这是按照经济学原理,经过仔细计算而来。凡是享用过学童营养午餐者,也可说享用了一点国民党党产资金。
1970年代开始,台湾经济起飞很明显,欣欣向荣的时候,却遭受巨大的外来打击。1971年10月25日,中华民国被迫退出联合国。在风雨飘摇时节,蒋介训示「庄敬自强」「处变不惊」「慎谋能断」。李国鼎先生认为必须加速经济发展,厚植国力,以因应这惊涛骇浪的挑战。于是要父亲开始着手准备十大建设计划。1972年经国先生就任行政院长,李国鼎先生向他建议进行十大建设,并说「今天不做,明天就会后悔」。
1973年政府正式推动十大建设。十大建设中,石化工业上游是由国营中油公司建造轻油裂解厂,中下游的相关产品工厂则需要民间投资。可是在当时局势情况,民间多迟疑,投资意愿并不高。而石化工业又是一切工业不可或缺的基础。在这种情况下,国民党采带头作用,邀约企业界共同投资。这样一来,激起了企业家们的信心和投资意愿,石化工业的生产链得以顺利组织完成。由于十大建设带动了台湾经济,国民党竟也意外获取了非常多利益,这是当时始料未及。
1978年12月15日,美国与我断交,我们再一次面临打击与危机。国民党再一次以推展经济为对策,引进并带头推动高科技产业,也再次成功,使台湾经济继续维持荣景。国民党也意外的再次获利,虽仍然不是原先本意。但到了李登辉时代,台湾的经济在操弄意识形态下逆转,国民党党产被大量流失或被移作他用。听回现在也所剩不多了。
台湾是一个非常小规模的经济体,经不起大风大浪。当年于俞国华先生总是说:「台湾是浅盘经济」,必须力求稳定。而国民党党产资金在台湾经济体中,扮演了一个稳定金融的角色。父亲在自财政部国库署长退休后,俞国华先生又要他担任复华证券金融公司董事长。负责建立稳定股票金融市场的机制机构。我个人认为,国民党党产(包括资金、产业、运来的黄金),从建国、辅国、到稳定经济金融,对国家社会的供献有如航行大海的船,舱底的压舱石。如今,不当党产处理条例不顾情理法的订立,有如将压舱石抽干,对目前处于经济环境惊滔骇浪的台湾,可能会翻船。实在非常危险。也好像一栋百年大厦,新房主不思好好整修,使之辉煌灿烂,反而把地基给挖了,岂有不倒之理。
令人不禁想到,当初受蒋介石指派负责以船运送黄金来台的史文奇先生(当时共有3船,其中一船因为被劫持,在巴士海峡被炸沉)生前说过,民进党好比人体的癌细胞,中华民国台湾就是这个人体。癌细胞一心要壮大,占领整个身体。但不知道,如果这个身体死了,癌细胞自己也活不下去的。
国民党最珍贵的党产,不是金钱,而是人才。十年树木百年树人。金钱容易赚取,要培养一个人才可不是容易的事。蒋介建立黄埔军校,陈果夫先生创建政治大学,陈立夫先生抗战八年担任教育部长,在战火困难情况下,培养了后来海峡两岸的建设人才,父亲为台湾九年国民教育和工业职业教育订定计划,为台湾经济发展培育人才扎根。这才是最值得珍惜的。人生短短数十年转眼即过,国家的未来应该寄托在年轻人身上。中正纪念堂蒋公铜像两旁写着,「生命的意义在创造宇宙继起的生命」「生活的目的在增进人类全体的生活」。这正是蒋介石一生努力的目标。
国家未来的主人翁也是蒋介石的期许。原先中正纪念堂门口挂的「大中至正」,是蒋公希望继起的年轻人能行中道,走正路。成为国家栋梁之才。现在被换成了「自由广场」,光是自由而不走中道正路,那就是「无法无天」。看现在的乱象,当政者愚昧无用如此,也只有令人仰天长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