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防弹头盔成本考量由低价得标 警政署澄清:经过测试

警政署采购新型防弹头盔,却有基层抱怨不如旧的好用。(图/东森新闻

记者张暐珩/台北报导

警政署日前采购新型防弹头盔,却被员警投诉头盔与头、脸不贴合,一戴就松,甚至压下会凹;下腭的包覆性也不佳。但警政署澄清,凹陷感是制造商盔体外面再加一层材质后才作喷漆处理,已经过防弹测试;头盔罩杯用久会脆化、碰撞会割伤,因此新型不予纳入,目前头盔帽带都采用「H」型四点固定式完成盔带调整

▲警政署澄清,新型防弹头盔经过防弹测试无虞。(图/警政署提供)

警政署说明,防弹头盔材质是以防弹纤维预浸布等防弹复合材多层经模具高压一体成型,制成硬式防弹头盔。新配发头盔无法直接上漆,因此制造商于盔体外面再加一层材质后,才作喷漆处理,因此盔体与外覆之材质未完全密合,才会造成同仁误解按压有凹陷感觉,但并不影响抗弹性能。不论采直接上漆或加一层材质后才作喷漆处理,目的都在保护盔体防弹纤维布不会变质

另外,颐带上未装设罩杯,因考量头盔罩杯于使用者戴上时,如发生撞击,会造成割伤。为保障员警使用安全,防止同仁受伤,故将罩杯部分不予纳入,希望能减低伤害发生之可能性。 目前头盔帽带采用「H」型四点固定式,也就是下拉设计,以迅速完成盔带调整。

警政署强调,新配发之头盔测试标准系符合美国国家司法委员会(NIJ)所订「防弹头盔防弹性能测试标准0106.01」之「Ⅱ」等级。该等级以点357麦格农金属软头弹(357 Magnum JSP),射速425±15公尺/秒(1,395 ± 50 ft/s),每顶射击4发(前、后、左、右各1发)。另外,为再增加其抗弹力,同时要求需符合NIJ所订「防弹保护材料防弹性能标准0108.01」之「ⅢA」等级,该等级以9公厘全金属软套子弹(9mm FMJ),射速426±15公尺/秒(1,400 ± 50 ft/s),每顶射击4发(前、后、左、右各1发)。本署验收抽测之8顶防弹头盔,经送交美国怀特实验室经抗弹测试符合标准。新、旧二顶之测试标准均相同,也都通过相同测试标准合格后才配发至各单位

同时,有网友向本报投诉,警政署装备多年由同一厂商标的情况;警政署公关警务王文助指出,警察装备都由后勤组的装备科与采购科,开出需求标准,因此得标厂商除了产品要符合标准、实测通过外,在成本考量下,都由成本较低的厂商得标,程序皆符合采购法,也非每年都由同一家得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