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观点 陆经济转型期 台商有利可图

更多大陆两会新闻 请上《工商财经网》

多年来,从台商投资大陆的脉络来看,除了世界经济潮流,也与大陆内部经济形势变化有莫大关系。台商除了不断调整经营策略,并逐步深耕市场、融入当地供应链体系。如今全球政经形势丕变,大陆经济也在高速奔驰30年后面临转型压力,财经政策在「两会」进一步明朗之后,接下来台商如何拿捏大陆经济转变期的机遇与定位,将是今后竞争的关键。

台商投资大陆从早期传统产业外移珠三角从事「三来一补」,之后北上转往长三角、京津冀地区,2000年后电子科技业加速投资大陆,并逐步与当地供应链合作,带动长三角成为全球笔电、数位相机、电子零组件的输出重地。

随着大陆沿海地区劳工、土地等各项成本上涨,加上2008年金融海啸后,大陆政府因应内陆开发与经济转型需要,鼓励台商内迁及扩大内需,鸿海、仁宝、和硕等笔电及电子大厂先后前往重庆、四川、郑州等地设厂;此时台湾服务业如品牌餐饮、通路、文创娱乐等也加快进军大陆,分享当地经济政策转变下的红利。

但2018年中美贸易战爆发后,科技战、金融战接踵而来,加上新冠疫情与俄乌战争等黑天鹅搅局,全球供应链者被迫选边站。近年台厂开始前往东南亚、印度、北美等地进行布局,另建供应链,导致台商布局难度及成本大幅上升、立场左右为难。台商目前有三种动向,一是将部分产线转移至大陆以外,但仍保留大陆产线。二是就地转型,第三是索性退场。

然而,大陆毕竟是全球重要市场与生产基地,各产业供应链完善与效率佳,他国短期难以替代,且大陆正全力推进电动车、低轨卫星、航天领域发展,若台厂可以做好控管,把资本架构切干净,分头供给中美,仍有商机可图。

两岸或可设立产业合作平台,譬如新能源汽车、工业互联网、节能环保等,双方可讨论在大陆选择适当地点设立「示范基地」做为平台,研议具体合作方案和优惠措施,推动两岸业者对接洽谈项目。另外,尽管当前大陆内需因房债问题陷入疲软,消费上仍有亮点,譬如去年冬季以冰雪节爆红的哈尔滨,显见民间仍有消费动能,但看业者如何花心思去挖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