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陆电荒 经济转型陷两难
(图/取自网路)
近期中国大陆频现限电、停电事件,广东、江苏、浙江等省区限电影响到包括不少台企在内的工业运转,东北多地大停电波及居民日常生活和社会秩序。由于后疫情时代,各国经济对大陆依赖持续上升,大陆这一波「电荒」对全球产业链的冲击及影响,已跻身国际主流媒体头条。
不出意料,大陆「电荒」再度引起了两股舆论力量的争辩:一股是台湾人最熟悉的「崩溃论」,即复制过去「三峡溃堤」式的耸动叙事以吸引眼球;另一股则是席卷大陆草根网路的「阴谋论」,即宣扬此次限电是当局「一盘大棋」。
前者不值一驳,因为这种事件拼凑、断章取义的戏码早就站不住脚。「崩溃论」者最擅长制造骨牌效应,此次东北停电后,紧接着以大城市停电作为「证据」,营造出大陆「撑不下去」的假象。只要主动核查讯息可知,近期北京、上海的停电只是常态检修,和东北的突发断电事故完全是两码事,但有心人就是借助公众恐慌和不求甚解的心态,轻而易举误导舆论风向。
至于后者,大陆官媒非常罕见地以「低级红、高级黑」的用辞予以批驳,并务实承认目前供电紧张、煤炭短缺的现实。这个迹象反映出,大陆官方已经对动辄鼓吹中美「必有一战」的网路民粹已有所警惕,不再放任此类言论混淆视听。这一方面固然和习拜通话、孟晚舟返国之后,中美矛盾缓和有关,另一方面当局应意识到,此次「电荒」不单影响工业,亦引起民怨,若动辄以民族主义操作引导舆论,很可能酿成适得其反的后果。
大陆近期的停电、限电衍生了远远超出事件本身的舆论效应,虽然夸张、有操作的成分,但确实折射出目前大陆经济和治理存在的短板和问题。大陆经济目前仍未渡过「三期叠加」的险滩,即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再加上近年来疫情和国际情势之丕变,大陆在谋求「高质量发展」与巩固「自主完整工业体系」之间,出现了相互矛盾、拉扯的困境。
「高质量发展」是十四五规画的主线,其中包括两大目的:一是加快削减高能耗、高污染产业,这既是回应民众期待,亦是大陆解决全球暖化问题履行的国际责任;二是冲刺顶尖制造业,将中国经济成长重心转移到产业链最高端,这是为了提升大陆科技创新竞争力。然而,美中冲突在川普时代提前爆发,「脱钩」虽未发生但已经造成巨大威胁,疫情更令国际产业链和物流链数度遭遇断线危机。北京去年之所以提出「内循环主体经济」,就是为了增强抵御外部风险能力,不再受制于人。此背景下,一些曾被认为「淘汰」产业,在「保全工业体系」的要求下,势必要重新激活、存续。
此次「电荒」反映出大陆传统煤电产业大幅萎缩、新能源发电又无法及时填补,以及今年水患导致水电供应不如预期的问题。大陆经济既要「拔尖」也要「固本」,如何避免「按下葫芦浮起瓢」的困局,正考验着北京的政治菁英。
(作者为智库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