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经解析-调控经济转型下 慎选大陆投资机会
今年初以来,大陆经济数据转佳与政府进场介入,使得投资人受到鼓舞,支撑股价不至于持续破底。但进入第二季,在缺乏企业获利动能之下,市场对复苏的预期渐转悲观,对于大陆今年后市展望抱持疑虑。
问题一:经济成长目标过于乐观?大陆政府将2024年的成长目标订为5%,与2023年水准相同,并承诺解决房地产危机、地方政府高债务和持续通缩问题。虽然经济目标与市场预期大致相符,但因为去年的成长是受到基期效应影响,今年的GDP目标可能比2023年更难实现。
联博认为,大陆经济成长力道现阶段并未大幅萎缩,但放眼中长期,经济成长预期将减缓。随着人口逐渐老化,加上劳动人口减少与退休人口增加,大陆基础建设未来将面临压力。大陆年轻族群的储蓄率远高于西方国家同侪,严重考验待陆急需的经济转型,也就是经济从原本以重工业与出口为主,转而更重视民间需求,达到相对平衡的经济结构。
问题二:产业转型进行式,是否会拖累复苏速度?由于对金融市场缺乏信心,房地产成为大陆民众储蓄的主要途径,如果主管机关促使该产业明显降低财务杠杆,势必冲击原已低落的地方市场气氛;但如果再次带动该产业成长,则恐怕进一步加深原已明显的失衡现象。
影响所及,大陆似乎陷入停滞状态:经济成长将趋缓,但只会渐进放慢;房地产市场将维持紧张态势,政府必须持续关注风险,避免经济进一步低迷。
值得庆幸的是,大陆政府调控经济转型相对有成,在市场与经济浮现问题时能够出手解决;再者,大陆政府有充沛的金融资源。因此,大陆政府将可持续调控目前的经济放慢趋势。展望未来几十年,大陆可能无法像过去10年一样担任全球经济成长引擎,但预期大陆经济能避开负面结果,避免造成范围更广泛的冲击。
由于大陆经济发展由政府主导,政府是否具备调控与适应能力,将决定经济在未来一段时间能否稳定发展。目前虽然成果尚佳,但过去表现无法保证未来亦是如此。另一方面,由于国际地缘政治紧张气氛可能加深大陆调控经济的难度,贸易政策仍是一大变数,因此美国总统大选也可能成为大陆投资的风险之一。
当前市场对大陆的悲观情绪掩盖了一些具有吸引力的公司和特定产业机会。股市暴跌将大陆股票价值推至历史低点,尤其是价值股相对具吸引力。像是科技安全和国内减碳的企业,便是符合政策方向的机会之一。此外,我们还在工业相关公司中看到机会,例如巴士制造商和堆高机制造商,他们开发了具有强大国际影响力的产品。
在风险与投资机会共存的大陆市场中,投资人须透过审慎选股,寻找具潜力、值得长期布局的投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