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透视》迎战通膨灰犀牛 央行打下最强预防针
中央银行21日召开第一季理监事会议,会后央行总裁杨金龙宣布升息半码,终结利率连3冻,同时,央行上修今年我国消费者物价指数(CPI)至2.16%,仍突破通膨警戒线2%。(邓博仁摄)
一片惊呼声中,中央银行逆势升息,说是为迎战电价上涨的通膨海啸并不难理解,但这绝对是个「政治不正确」,因为它戳破电价对民众影响不大的选举语言,也等同宣告要有万物齐涨的心理准备。只不过当电价上涨成了避都避不掉、想视而不见都难的灰犀牛,央行终究还是得面对现实、走自己的路。
蔡政府错误的能源政策,加上俄乌战争造成能源价格飞涨,导致台电入不敷出,面临巨额亏损,电价喊涨已难避免。话虽如此,但涨电价向来不是简单的台电经营问题,而是涉及到民心向背的政治问题,这也导致台电涨价这烫手山芋,拖到大选底定后才敢讨论。
马政府油电双涨导致全民皆苦,进而让国民党失去政权,民进党自然是以拖待变,于是乎电价要涨虽是共识,但涨幅却是政治艺术,因为电价从来就不只是电价,对于物价有直接及间接的推升效果,通膨又连动痛苦指数,成了每个部会都不敢启齿的话题。
讲直白点,如果要粉饰太平、如果要忽略电价可能造成冲击,央行大可装傻,反正电价涨幅今天才会公布,何必自找麻烦「预报」?但既然已知电价冲击难挡,而且是想躲都躲不掉的「海啸级警报」,就不能不做因应,于是与欧美央行拖勾,升息成为必要之恶。
央行职司物价稳定,对于电价喊涨对整体物价冲击,不可能麻木不仁,但开这个口、面对现实,需要极大的勇气。这就像央行总裁杨金龙所说,央行负责货币政策,不可能等通膨都起来了再做预估,必须事前部署,开第一枪调高全年CPI预估值,是该给予肯定。
杨金龙在会后对于记者询问,回避以「勇敢的决定」形容这次升息,只说这是「合理的决定」,但不可讳言,这需要极大的勇气,而且是逆风下的艰难抉择。毕竟当预期心理走在前头,央行选择勇敢打下「最强预防针」,才有机会避免通膨失控、全民齐吞苦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