须举证与性或性别有关 盼两年后检讨

我国第一部跟骚法案《跟踪骚扰防制法》19日三读通过,三大在野党抨击脱离现实,难以成为真正有效的保护伞。图为2015年3月5日现代妇女基金会公布年轻女性遭跟踪骚扰的调查报告。(本报资料照片)

我国第一部跟骚法案《跟踪骚扰防制法》19日三读通过,民进党立院党团及行政部门因考量警察负荷量能,坚持被害人须举证加害人的动机「与性或性别有关」,引发三大在野党抨击脱离现实,恐成「空壳立法」,难以成为真正有效的保护伞。

甫三读的《跟骚法》虽明订八大跟骚样态,但也设下两大前提。分别是「对特定人反复或持续为违反其意愿」且「与性或性别有关」的行为。国民党立委林思铭说,在野党坚持的「跟骚行为不该限缩在性与性别有关」,执政党全然否决,这等于是以不明确的法律概念,让被害人在难以举证下,错过求助警方的黄金时间,这是限缩立法,更是保守立法。

民众党立委赖香伶强调,新法上路后,行政部门就该依法律规范调整人力配置,但民进党却反过来以员警量能不足为由,将跟骚行为限缩在性别框架下,让人力问题导致立法却步,恐会让《跟骚法》面对不同类型的犯罪时,丧失防治犯罪功能。

时力立委邱显智不解地说,跟骚者动机是否与「性与性别」有关,这是存在内心的事,请问被害人怎么举证?若对方坚持说没有,警方怎么办下去?各国相关立法,只有日本设有类似条件,其他国家几乎不这么做。

妇团自2011年起推动《跟踪骚扰防制法》立法,对昨天通过的内容,感到遗憾与不解,呼吁行政机关研拟相关子法及作业程序时,务必邀请妇女与民间相关团体参与讨论,以完善法制。

现代妇女基金会研究员王秋岚说,被害人不一定会知道骚扰者的身分或意图,如果把跟骚行为限缩在性或性别相关,恐怕难以认定,期待跟骚法施行2年后再检讨成效。

民进党发言人谢佩芬则说,《跟骚法》立法初衷是为了终结性别暴力,防制跟踪骚扰行为。据「消除对妇女一切形式歧视公约」,可证明该专法保障的对象不限妇女,是扩及各种性别,非有人质疑限缩之情事。该专法通过,更能让政府把资源集中于性别暴力防制,及使执勤员警更进一步提升性别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