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传冷与热 大陆也玩两手外交

这两天气候议题成为国际间的对话热点,看似没那么政治,但在大国间的合纵连横,仍处处充满政治味。美国想操作两手外交中国则反将一军,再用宣传规格的反差,冷处理美国气候特使凯瑞的到访,就算在外交上不算失礼,仍展现了一定的政治姿态

美国总统拜登14日派他的老友资深参议员陶德访问台北,又同时派气候特使凯瑞赴上海,且都在出发当天才宣布。对美国而言,在玩两手外交,既跟大陆谈,也同时表达对台湾的重视。但很显然中共不愿配合美国,不想让美国在两岸同时上演外交大戏,在国际营造「两个中国、一中一台」观感,所以凯瑞到中国后,相关行程变得低调,这也出现了一个反差:在台湾的「非官方访问团高调,府院党大力宣传、开直播;在大陆的「官方特使」却超低调,迟迟没有会面讯息

中国不跳入美国精心策画的两岸外交战场,而是另辟欧洲战线,也玩起两手外交,15日突宣布16日将举行中法德领导人视讯峰会,且同样围绕气候议题。

于是16日同时上演「习近平、马克洪、梅克尔的视讯峰会」和「中共政治局常委韩正与凯瑞视讯会晤」,中共化被动为主动,也间接告诉美国,在气候议题上与欧洲更麻吉。与此同时,同样在16日登场的美日峰会,拜登和菅义伟启动「美日气候伙伴关系」。大国间在气候议题的合纵连横,展露无遗。

再从宣传规格看,中法德峰会及韩正见凯瑞,都在16日举行,按大陆官媒惯例,当日会公开的中共政治局常委行程,必定在晚上7点的《新闻联播》播出。习近平参加峰会的报导,毫无意外成为新闻联播头条,并攻占所有陆媒版面,但韩正见凯瑞,则直到16日深夜23:15,才由新华社悄悄发出。

大陆外交部连3日的记者会上,都被问起凯瑞访华,但发言人告诉记者「请你直接向中国生态环境部询问,我没有可以提供的信息」,就连《环球时报》16日都以「闭门会谈谢绝采访 中美合作聚焦气候话题 凯瑞上海之行低调神秘」为题做报导。

按外交礼节,由正国级的韩正见凯瑞,并不失礼,不过采视讯方式北京上海连线,还是差了一点;至于原先外传可能会与凯瑞会面的杨洁篪王毅─也是3月中美高层阿拉斯加2+2会谈的代表,同一天则坐在习近平的左右,参加中法德视讯峰会。孰轻孰重,一目了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