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者观点-台湾通膨真的比较温和?
有中研院院士认为,台湾的通膨绝对百分之百失真,尤其房租遭低估是确定的。图/本报资料照片
近期央行公开揭露的议事录,显示鹰鸽派之争在于「通膨的低估与对应政策的调整」,比如央行副总裁陈南光呼吁:不可乐观认定台湾的通膨相对温和,过早放松的货币政策,只会让通膨拖更久且落入停滞性通膨的陷阱。他并撰文指出「央行在通膨与房市管制的措施过于消极,应担负起物价稳定与处理高房价的责任」。该警示于1月通膨率再度突破3%而被关注。解释台湾通膨率低估的原因,除了基期与春节效应、能源价格的补贴以外,另一主要争议是「住房支出的估计」。亦即采用的是使用价格(租金)VS.交易价格(买房)的贷款支出。
若以表达「真实感受」的编制目的来说,贴近一般民众食衣住行等支出到底为何?在移植国外通用的调查方式,住的部份向有两大争议:一是依发布的自有住宅率,2020年台湾已近8成,而租屋市场约仅占10%,故消费者物价指数(CPI)理应反映多数自有住宅者对房价(而非租金)变动的感受。且营建署曾调查民众购房贷款后,会大幅减少休闲娱乐与其它基本日常的必要开支。基于「房贷支出显著改变(排挤)其它消费行为」,房贷与房租皆应被视为消费支出。
二是即使只采租金的估算,国际一向有设算租金与实际租金支出两类,前者系假设自住房若出租的约当市场行情。后者则逐月访查固定样本的私人住宅租金变化,此因受访的房东有避税诱因而倾向低报。又近期纳入较易取得的社宅租金之公务资讯,其水准约市场行情的8折,加以两者样本数差距悬殊(约1,300户VS.16,000户),难怪有中研院院士认为:台湾的通膨绝对百分之百失真,尤其房租遭低估是确定的。
相对下,编制单位常引据的学理为:因为投资(机)性的资产交易具有「获利者的利得=亏损者的损失」的特性,两相抵销后只会产生所得或财富重分配的作用,故目前多数国家的央行对于资产价格的波动,通常不会列入传统的法定职责(而间接透过「金融稳定」连结)。再者,以当前「升息降通膨(而附带抑制房价)」的政策为例,若改以房贷支出来计算CPI,利率上升导致利息支出的增加,进而使通膨率上升,此时会与货币政策的目标产生背离的矛盾。这些争议的更深刻讨论在于:房价与物价是否为两回事,必须采取不同的政策来对应?而分歧的论点概源自房产兼具「消费与投资」的双重特性。
目前主计总处进行每五年更换基期(调整权数)的作业,在七大基本分类的权数中,上升第二大者为居住类中的房租权数(由14.6%提高到15.6%),此使居住类的占比升为24.2%(仅次于食物类权数的25.4%)。对比内政部发布的统计:近十年全国的贷款负担率近40%(台北都会区的房贷支出占总支出则超过5成),可见编制概念采消费面与否所造成的巨大差异。面对外界质疑台湾CPI居住类的年增率长期「躺平、失真」,现行的租金设算方式反倒成为温和通膨率的稳定功臣。我们认为,政府不应坚持过往的思维,低估居住成本对物价与对民众消费痛苦指数的影响程度。
总结前述两个不同面向的看法,笔者提出「并行」编制的建议,而亦非特例,就国内类似案例来说,主计总处曾就行政院稳定物价小组关注的民众日常生活较常购买之重要民生物资,发布17项重要商品项目的CPI。至于在国际经验方面,几年前欧洲央行(ECB)也开始把自用住宅的房价设算后纳入物价指标,尽管欧元区各国自有住宅的比率差异很大(如德国仅44%、西班牙则高达76%等),他们发现自用住宅指标放入计算后,对通膨率的贡献可能达0.4至0.5个百分点。当然,可以想像「贴近民众感受」后的政治后座力:当通膨率突破2%至3%的传统防线,政府必定面临「天天被追问何时可压低通膨」的压力。然而,这不就是CPI的原始编制目的-「贴近民众一般支出的真正感受」吗?亦不也是有温暖的坚韧政府会(应)做的事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