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者观点-从美降通膨新法 看供应链在地化优势

美通膨新法蝴蝶效应:造成韩国汽车产业撞墙。图/美联社

疫情仍在未定之天,各国大撒币政策企图在诡谲多变的经济环境中注入一些希望。美国总统拜登8月16日签署《通膨降低法》(一个超怪的法案名称Sweeping Tax, Health Care and Climate Bill,俗称Inflation Reduction Act),这项法案投票在50-50、贺锦丽副总统+1惊险过关,随即产生蝴蝶效应:造成韩国汽车产业撞墙。韩国现代汽车的股价从隔天8月17日下跌3.8% ,8月18日下跌2.1%;同时间,起亚汽车分别下跌4.0%与 2.5%,而Kospi指数仅下跌 0.3%。

此份「全面税收、气候和医疗保健法」要求汽车制造商必须在北美组装电动车,才有资格享受减税优惠。由于韩国汽车制造商在美国、加拿大或墨西哥没有电动车工厂,因而被排除在7,500美元的消费者税抵免之外,大幅削弱美国消费者购买韩系EV的诱因。因为消费者在通胀阴霾中精打细算的选择,将导致现代汽车与其规模较小的附属公司起亚汽车,在美国市场销售电动车的前景黯淡,将是未来三年韩系车商最大的课题。经管在地化,将成为所有业者无可回避的挑战。

对此,现代汽车虽然超前部署,在5月宣布将投资6.3兆韩元(48亿美元)在美国乔治亚州建造1个年产能30万辆的汽车生产聚落,但此计划将到2025年6月才能实现。意味着在接下来的3年里,韩国汽车产业将不得不依赖向美国市场出口电动汽车的策略。相对韩国车商,根据美国能源部的数据,在北美进行最终电动汽车组装的汽车制造商通用汽车、福特和特斯拉等美国公司,欧系BBA(宾士、宝马、奥迪)等公司、与亚洲汽车制造商中唯一上榜的日产,将会是新法案的受惠者。

根据Woori Finance Management Institute的数据,现代的Ioniq 5和起亚的EV6在今年第一季以9%的市占率,在美国电动汽车市场排名第二,仅次于特斯拉的76%。可以预期的是,未来三年将会被其来自各国的竞争对手超车。面对这一波EV狂潮,台系供应链可以致力于打进商机无穷的美国市场(当然也要打进各Tier-1供应链)。台湾过去在燃油整车领域受限市场规模,未能练兵打世界杯,但在特斯拉平地一声雷的带动下,除了传统机加工或高分子产业纷纷摩拳擦掌积极介入,我国电子业者也无不积极参与这个规模比过去3C产业大至少4倍的汽车未来。

尤其电子业从过去多年经略国际的经验,深谙经营国际级供应链的窍门,对于接下去大劲EV供应链应该游刃有余。对于我国许多民生工业(如成衣、运动鞋等)与新兴传产(如自行车与运动器材等)对于国际运筹的经验亦不遑多让,而且这些有能力经略国际市场的业者,即便多属B2B型态,对于供应链金融这一块过去台企较单薄的软肋,亦不陌生。因此,台湾企业对于新兴的在地供应链经营与管理,均具备绝对的比较利益,关键在于如何将经管能力变现与套利,是台湾业者在下一波全球竞争中,除了技术领域的突破外,应该多予以着墨之处。

遗憾的是,台湾企业的规模相对偏小,如何经营小而强的全球在地化,实需大量的服务业者共组生态圈。谨于此提出3个对策:第一,过往制造业疏忽软体与服务的现象,有望在二代逐步参与决策的时空脉络中获得改善。摆脱独尊硬体的思维有助于引进软体与服务的力道,加速经营转型。第二,跨域合作成为时尚,无论是否为EV概念的业者,均宜思考如何在庆功宴大合照中找到自己的位子,君不见在MIH逐渐发威之际,刘扬伟董事长依旧风尘仆仆地在东协与印度穿梭,寻找更多生态圈的伙伴(无论是供或需),而在需求处供应,就成为优胜劣败的淘汰要因。最后,关注本身优势对「生态圈创新」的贡献度,不断问自己对于有别与既有的全球供应链构型,本身的既有优势是否能在新型态竞争中依旧扮演要角?

商业模式被大量肤浅与浮滥地提及,可能又变成一个不断被误用与滥用的商业术语。但在数据驱动与永续关怀的全球变革中,加上经济民族主义的高涨,供应链在地化已被主要市场的政策干扰(即便像美国这样标榜自由放任的市场经济都初起逆风),如何剖析各国的政治经济学,寻找政策的结合点切入,疫后的全球产业竞争将须融合更多外部变因,方能叠加本身的优势发展商业模式,才能成为新时代的领航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