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周病易引发流感
参考消息网1月19日报道 据日本《朝日新闻》网站1月15日报道,日本大学的科研团队利用动物细胞进行研究发现,口腔中引起牙周病的细菌具有引发流感病毒感染的作用。牙周病也被称为“世界上最易蔓延的传染病”,上述研究显示,治疗牙周病和口腔护理有可能帮助预防流感。
相关论文已发表在美国《生物化学杂志》半月刊上。
牙周病由感染牙周病菌而引起,是导致齿龈和支撑牙齿的骨头发生溶解的疾病。日本人失去牙齿的原因中,牙周病是首要原因。老年人中半数以上的人都有牙周病。
另外,近年来不断有报告说,口腔卫生环境恶化与包括流感在内呼吸道传染病的发病和重症化有关。此前牙周病菌也被指有可能引发流感感染,但详细的机制还不清楚。
日本大学牙科学院副教授神尾宜昌领导的科研团队,注意到了牙周病的典型致病菌所产生的“蛋白质分解酶”。他们使用源自狗肾的培养细胞,分析了其对感染A型流感病毒的影响。
结果证实,病毒表面的蛋白质被这种酶切断,变成容易使细胞感染的形态。
添加了阻碍这种酶发挥作用的成分后,病毒表面的蛋白质就不会被分解,感染也会被抑制。使用不能制造出这种酶的牙周病菌进行试验后,同样也能抑制感染。
根据这些试验,科研团队得出结论,确认牙周病菌会引发流感。
上述科研团队今后将研究动物与人体内的机制是否一样。
科研团队成员今井健一教授表示:“通过适当的治疗和口腔护理来减少牙周病的致病菌,或许可以预防流感的发病和重症化。我们在推进临床研究的同时,也希望弄清口腔健康与吸入性肺炎、新冠病毒感染之间的关系”。(编译/刘洁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