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H7N9发现「变种病毒」通报世卫 广西再死一人
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9日通报,对两例感染H7N9病例分离到的病毒进行基因测序分析,发现在该两株病毒的血凝素链接肽位置发生基因插入性突变,显示该病毒突变为对禽高致病性的病毒。此结果已向世界卫生组织通报。
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组织专家研判,并与农业部门相关专家沟通后认为,根据病毒序列分析结果,尚未出现该变异病毒发生对人感染力、毒力和人际传播能力增强的突变。
两例病例发病前均有禽暴露史,并在暴露禽群中先后发生禽只病死现象。目前一例病例已经治愈,另一例仍在救治之中。两病例的全部105名密切接触者经过两周医学观察,均未出现发热、咳嗽等不适症状。
为了控制疫情,从2月18日起至3月31日,广东未经兽医部门检测合格的活禽要限制外调,并暂停从江苏、浙江、安徽、江西等H7N9疫情高风险省份调入所有活禽,暂停从湖南、湖北、福建、四川、河南、贵州、山东、上海、辽宁、河北等人感染病例省调入商品活禽。
另外,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也通报,南宁市一名在农贸市场从事活禽销售的41岁李姓女子,于11日开始发热、咳嗽,病情逐渐加重,16日入院治疗,18日确诊为H7N9病例,病情危重,经抢救无效于19日8点多死亡。
本月初,广西发现首例输入性人感染H7N9流感病例。患者莫某某,男,32岁,桂平市人,发病前在广东省务工,由于病情危重,已于15日抢救无效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