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后退休」成趋势 陆学者:须考量是否排挤年轻人就业
面临出生率下滑、人口老化的窘境,「延后退休」已成为大陆当前政策改革的趋势。(摘自中新社)
大陆人口老化、出生率下滑等情况,让「延后退休」又成为大陆民众热议的话题。中国社会保障学会副会长、中山大学社会保障研究中心主任申曙光表示,延后退休等政策改革除须平衡其对劳动就业的利弊影响,也需考量同步考虑缓解大龄劳动者面临的就业难问题;宜采取渐进式改革做法,让民众有时间适应。
申曙光在大陆「环球网」撰文指出,延后退休年龄改革是一项超出养老压力考量的全域性政策调整。延后退休年龄的主要原因是大陆已进入老龄化时代,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各个方面不同程度地受到老龄化影响,生产力、生产方式、产业结构和社会生活等都因此发生变化,有必要对退休年龄进行相应调整。
他认为,在政策调整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三点,第一,延后退休年龄改革需要充分平衡其对劳动就业的正负影响。第二,政策调整需要同步考虑缓解大龄劳动者面临的就业难问题,以及政策调整需要具有一定的弹性空间。
申曙光称,延后退休年龄不只是能够有效地利用年长者的劳动力资源优势,也在一定范围内可能会挤占年轻人的就业空间。为将其对劳动就业市场可能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需采用渐进式延后退休年龄改革,使每年增加的老年劳动力规模不会太大,尽量降低对年轻人就业产生冲击。
此外,他说,要提高对雇主的约束,增加随意辞退大龄职工的违法成本,营造年龄友好的就业环境;另一方面,要进一步加大劳动就业支持政策,开发更多适合大龄人员就业的职缺,对于工作技能无法满足劳动市场需求的群体提供相应的培训和帮扶,对灵活就业群体提供更加完善的社会保障,并继续完善失业保险制度、医疗保障制度及工伤保险制度。
至于延后退休政策的弹性就体现在退休时间和退休待遇两个方面,允许劳动者在一定范围内根据自身情况做出灵活的退休选择,配套相应的养老保障,并实现「长缴多得」。从国际经验来看,各国延后退休政策也都具有一定的灵活度,在一些国家,满足缴纳养老金年龄条件的劳动人口可以选择适当提前退休,这一经验也值得大陆借鉴。
申曙光称,延迟退休年龄改革是社会民生重大决策,因此宜采取渐进式改革,用较小的幅度逐步实施到位,节奏总体平缓,给予人们足够的适应和调整时间,从而实现改革的稳步推进和延迟退休目标的顺利达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