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9个无居民海岛等你来"买" 攻略给你准备好了
广州9个无居民海岛等你来“买”,其中5个规划为“旅游娱乐用岛”
广州市的海洋管辖范围,北起广州港黄埔港区西港界,向东至东江北干流增城三橱口,向西至洪奇沥与中山市交界,向南至伶仃洋进口浅滩南端。这片海域内分布着14个海岛,包括海鸥岛、龙穴岛等5个有居民海岛和大蠔沙、大虎岛等9个无居民海岛。此前,南都记者曾走访调查了广州5个有居民海岛,并梳理出这些海岛不同的发展路径,并发布了相关报道。很多市民还不知道,其实广州还有9个无居民海岛。今年5月广东省自然资源厅印发实施《无居民海岛使用权市场化出让办法》,这意味着这些无居民海岛可以通过招拍挂的方式出让开发,私人或企业有可能当“岛主”,普通市民就可以去这些无居民海岛游玩了。
广州无居民海岛中,大蠔沙、大虎岛、上横挡、下横挡、凫洲和舢舨洲等6个岛屿,在2011年被列入国家第一批可开发利用无居民海岛名录,舢舨洲规划为“公共服务用岛”,其余5个为“旅游娱乐用岛”。这几个海岛或是自然资源优越、地理位置较好,或是具备一定的文物资源,具有开发旅游业的基础。但是这些海岛也有面积狭小、离岸较远、生态群独立的特点。同时,岛上地形多样,又无码头、道路,开发难度非常大。对于未来“岛主”,已开发的有居民海岛,尤其是海鸥岛、大吉沙等旅游岛的现状与发展情况,或许可以为无居民海岛的开发提供一些经验与思路。
采写:南都记者 李鑫 实习记者 杨晓彤 通讯员 穗规资宣
现 状
5个有居民海岛开发路径分为两类
广州5个有居民海岛的发展情况主要分为两类。海鸥岛和大吉沙岛均以海岛生态文明为主题、突出生态资源优势、着重发展海岛生态休闲旅游。面积相对较大、位置靠近市中心,同时具备良好生态环境,是这两个岛屿走上生态旅游之路的主要原因。从发展历程看,两个海岛大致都经历了“三步走”的过程:即完善岛内与对外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公共服务设施和旅游服务设施建设、工业禁令与保护性开发同步进行。
与海鸥岛和大吉沙岛不同,龙穴岛、小虎岛和沙仔岛则是众所周知的工业岛。它们的优点在于优越的地理位置和水域条件。
龙穴岛位于珠江口的蕉门、虎门水道出口交界处,目前是广州面积最大的海岛,也是广州通向海洋的唯一通道,区域优势极为明显,具有相对丰富的建港资源,这些都是造船基地深水码头建成、深海科技创新中心落户龙穴岛的重要原因。
小虎岛和沙仔岛都位于珠江出海口,拥有天然的深水港,也具备深水良港的开发条件。对于发展物流船运和石化仓储而言,具备得天独厚的优势。其中,沙仔岛五公里外即是黄阁汽车城、丰田汽车城,汽车产业的聚集需要汽车码头的配套,这也是“汽车枢纽港”落户于此的重要原因。
对于生态旅游岛和临港工业岛两种截然不同的海岛发展路径,广东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总工程师马向明表示,很多海岛上原本就有丰富的动植物生态资源,最能发挥其优势的发展模式其实就是直接利用这些资源,进行旅游业的保护性开发。而某些类型的工业需要与居民区等地进行安全隔离,海岛基本是相对离岸独立的,所以海岛在发展这些工业时就有地理位置上相对安全的优势,这可以为在陆地上不便开发的工业项目提供一个场所。另外,大部分工业岛的开发其实与其临近陆地上所发展的产业是有联动的。“比如,作为汽车码头的沙仔岛就属于对岸上产业的延伸,但是别的海岛不一定有这种产业延伸的条件。”
规 划
5个无居民海岛确定规划为旅游娱乐岛
广州9个无居民海岛中,面积最大的是大虎岛,有约100公顷,面积最小的是金锁排、舢舨洲,面积不足1公顷。9个海岛里6个的用途已确定,大蠔沙、大虎岛、上横挡、下横挡、凫洲和舢舨洲6个岛屿,2011年被列入国家第一批可开发利用无居民海岛名录,舢舨洲规划为“公共服务用岛”,其余5个为“旅游娱乐用岛”。
这6个海岛中,“卖相”最好的是大虎岛和大蠔沙。除了面积相对比较大,传统上大虎岛还是广州南大门的重要地理标志,岛上的大虎山炮台属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另外,大虎岛的主要地貌类型为侵蚀低丘,西北部为典型丹霞式丘陵,植被覆盖率约90%,自然资源较丰富。
大蠔沙面积与大虎岛相差无几,位于大吉沙东侧。作为珠江带来的泥沙在径流和海洋潮流的相互作用下形成的海岛,大蠔沙与大吉沙有着相似的地貌与自然条件。大蠔沙岛内作物以香蕉为主,有小部分荔枝和鱼塘;由于离市中心近,地形平坦,具有很高的开发利用价值。
上、下横挡岛、凫洲、舢舨洲几个岛屿均为基岩岛,由低丘、海滩和人工堆积区三个不同地貌单元组成。上、下横挡岛因位于虎门水道中央、阻挡虎门上下水流而得名。其中上横挡岛面积约18.08公顷,下横挡岛面积约5.76公顷。岛上建有炮台群和营房,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下横挡岛过去建有游乐场,但目前处于暂停运营状态。
更往南是凫洲,南北分别与龙穴岛和南沙区隔江相望,其特色是具有海滩红树林景观。唯一规划为公共服务用岛的舢舨洲,建有广州最古老的灯塔,是广州港进出船只的主要导航标志,正东方建有人工码头。
广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近日发布消息,广州无居民海岛开发存在初期投资巨大、生态环境敏感、建设难度大、收回投资周期长等难点。因此,无居民海岛将以保护性利用为主,在充分论证评估基础上,有选择性、有重点、有序地推动开发,严禁破坏海岛自然地形、地貌的开发活动。比如,大虎岛周围水域是狮子洋咸淡水鱼类产卵场,就需特别保护。
经 验
发展旅游业 完善交通与服务设施是基础
现有生态旅游岛的发展经验,可以为未来广州无居民海岛的开发提供经验与启示。海鸥岛和大吉沙两座海岛的生态旅游业首先都发端于交通设施的完善。海鸥岛曾一度被称为孤岛,直到1996年,海鸥大桥建成,这是当时进入海鸥岛的唯一陆路,从此改写了海鸥岛的命运。2010年广州市政府将海鸥岛结合亚运会来综合规划,把它打造成广州新城的后花园,海鸥岛开始修建堤面宽8米的环岛路。2019年南沙大桥海鸥岛收费站建成使用,全程高速路驾车到海鸥岛成为现实。大吉沙岛被称为“广州的世外桃源”,是广州最后一个不通车、没有桥的江心岛,为改善交通条件,黄埔区政府为大吉沙配备了两条渡轮。
交通设施之后,则是完善岛内的公共服务设施和旅游服务设施。番禺区莲乡海岛旅游公司于2015年进驻海鸥岛,在岛上建了4座驿站和公共卫生间,租下村民闲置的房屋发展民宿,基础设施建好后,游客也络绎不绝。据番禺区政府不完全统计,周末每天约有1万多人及3000多辆汽车进入海鸥岛,大都以家庭、亲友结伴自驾游为主。黄埔区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和街道办目前也正在推进大吉沙岛的示范社区建设和人居环境综合整治,以全方位提高大吉沙岛上居民及未来游客的生活、游览舒适度及便利度。
马向明也认为,未来旅游岛的开发都应该向“环境友好型”的模式发展,应关注海岛的负荷容量,避免超负荷开发生态系统的情况发生。“游客到岛上去最主要的目的是想亲近海洋、感受大自然原生态的美妙,注重的是休闲放松,因此没必要大规模修建酒店等设施,只需将基础的卫生、交通问题解决了即可。”目前,广州市政府已禁止房地产开发商和工业项目进军海鸥岛,不再新增对外的道路、桥梁及轨道。去年5月,大吉沙岛正式启动“都市锦田计划”土地综合整治项目,以高标准农田建设为基础,对江心岛进行保护性开发,融入生态整治、景观整治相关内容。
未 来
海岛开发要关注生态 打造差异化旅游标签
近年来,对于海岛的发展规划,确实越来越强调生态环境保护,以保护为主进行开发利用。《广东省海岛旅游发展总体规划(2017-2030)》中指出,各地区应针对各自特点,构建“一市一品”海岛旅游主题。规划要求,作为省会的广州,将重点以海岛生态文明为主题,突出生态资源优势。在马向明看来,工业岛的开发成本比较高,一些海岛的可用地面积又小,如果再耗费大成本去做配套设施、解决污水问题、解决交通问题,既难以产生规模效应,又容易对海洋生态造成破坏。
“权衡之下做旅游开发是相对有利的决定。”马向明认为,旅游开发一是可以保证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二是大部分旅游开发所需基础设施成本较低,开发难度较小。何况除了自然生态价值之外,一些无人海岛上留有不少历史遗迹,旅游开发也可以兼顾这些需保护的珍贵资源。南湖国旅广东省内部海岛游负责人李丰也表示,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是开发旅游的基础,如果岛上有遗留的历史古迹,将更加提升海岛的旅游优势。
不过,李丰也指出,目前广州的海岛旅游主要采用“农家乐”的形式,大多都是由岛上居民或外来的个人企业进行分散的投资开发,未形成统筹性的规划与开发,因此海岛旅游质量参差不齐。他认为,在目前海洋生态环境已经遭受较大压力的情况下,未来无人海岛的开发最好通过政府进行统筹指导或全程监督。“宣传和管理方面,最好可以为每个海岛贴上独特的‘标签’,打造差异化开发战略,例如纯休闲度假、研学教育等等,让游客清楚自己有哪些可选的旅游方式,并根据自己的需求作出针对性的决策。”
据了解,2016年,广东以挂牌方式成功转让三角岛部分使用权。三角岛以公益+旅游用岛的开发模式,充分利用因采石活动遭受严重破坏形成的山地、峭壁、台地、内湖等现状特色地形地貌,打造集科普教育、主题体验、海上运动和休闲度假于一体的海岛旅游综合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