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老院過時了嗎?「這條件」決定你住哪!一篇搞懂養生村、共生宅、養護所
早期长辈口中的养老院,随着时间以及需求不断进化,大致分为两类,一是无法自理生活起居的安养中心、护理之家、养护所等;另一种是可以自理的养生村、共生宅。 示意图/Canva
台湾早在1993年进入高龄化社会、2018年成为高龄社会,预估2025年将迈入超高龄社会。老人的居住问题一直是社会上大家所关心、重视的议题,早期长辈口中的养老院,随着时间以及需求不断进化,大致分为两类,一是无法自理生活起居的安养中心、护理之家、养护所等;另一种是可以自理的养生村、共生宅。
喜大人长者关怀协会执行长陈冠名表示,长照机构种类很多,以能否自理、退化程度分类,当长辈退化到一定程度,家里照顾能量难以负荷,送长辈去安养中心是个选择,不代表是不孝顺,建议依照长者需求从日照机构再进入24小时的专业照护。
生活自理OK!健康长者退休可住哪?
(一)养生村
养生文化村是以老人住宅的方式推动,养生村提供多元的休闲课程,可以丰富长辈们的生活,让长辈间彼此产生连结,进而扩大成为社区与社区的连结。以长庚养生文化为例,园内有健身房、泳池等设施,入住需年满60岁,且必须通过健检合格。
(二)青银共居
为解决高龄少子化,青年蜗居、长辈独居之议题,政府参考德国青银共居住宅「Geku-Haus」、荷兰青年以工换宿住进安养院「Humanitas」等案例,引进「青银共居」的生活模式,新北市三峡北大正是台湾第一个以「青银共居」为旨的居住计划。总户数396户,将其中28户作为公有出租住宅,3房2厅之房型内有1套房、2雅房。
(三)共生宅
全台第一个共生宅「合勤健康共生宅」,以共生、共好为主轴,是一座以社区共融、全龄多世代、友善环境为核心思维,提供康、养、旅、居多元功能的复合式建筑。入居条件为年满50岁(同住之配偶不在此限), 无法定传染病、无精神疾病、无失智症、无癫痫控制不良或器官移植病况不稳者、日常生活能自理。
(四)老人公寓
老人公寓由各县市社会局设立,属于公办民营机构,因此收费较为亲民,国内知名机构如阳明老人公寓、朱仑老人公寓、中山老人住宅、大龙老人住宅、五股老人公寓、嘉义市长青园、高雄市崧鹤楼等。
老人公寓环境简单舒适,也有供餐和医疗咨询等服务,各县市的老人公寓入住条件略有不同,但以能自理生活、没有精神疾病者为主,部分县市提供中低收入户、独居长者和无自用住宅者优先入住;月租金落在约10,000至25,000元左右。
老后生活无法自理?长照、安养、老人机构一次懂
依据《老人福利法》将老人机构分为:长期照顾机构、安养机构。
(一)长期照顾机构(安养中心、护理之家、养护所):
(二)安养机构:
以需他人照顾或无扶养义务亲属或扶养义务亲属无扶养能力,且日常生活能自理之老人为照顾对象。
(三)其他老人福利机构:
提供老人其他福利服务。
居家服务、社区服务 有何差异?
此外,长照机构依提供方式与其服务内容,又可分类:
台湾即将进入超高龄社会,未来超过65岁的长者将愈来愈多,想要拥有舒适自在的退休人生,建议提早做好财务计划,同时拥有健康,才能真正享受退休生活。身体健康、生活可自理者,可考虑养生村、青银共居、共生宅或老人公寓,作为老后居所。
若是已进入衰老期、生活无法自理者,则可根据体况,参考国内的长照机构,如安养中心、护理之家、养护所,或其他安养机构,并善用政府长照2.0资源,可减轻照顾者负担。
│更多精选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