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了一个不爱睡觉、哄睡困难、夜醒频繁的“睡渣”宝宝,怎么办?

表妹吐槽生娃后的生活:

“生了他我就没睡过一个好觉,一放就醒,抱着站起来来回走才能睡,真累啊!”

宝宝的睡眠情况直接关系到妈妈的睡眠质量,让宝宝顺利地睡着,睡好,是很多宝妈的心愿。

但如果养了一个不爱睡觉、哄睡困难、夜醒频繁的宝宝,真让老母亲着急上火啊!

宝宝的睡眠和成人的睡眠模式是不一样的,由于宝宝出生后,没有自主入睡的能力,所以大多数需要哄睡。

0-3个月

刚出生的宝宝,几乎一整天都在睡觉,大概每天要睡20小时左右,一次能睡2-4小时,满月后,宝宝每天也要睡16-18小时。

这个阶段由于宝宝还没有建立昼夜节律,分不清白天和夜晚,加上胃容量小,容易饿,又是肠胀气高发阶段,所以总会夜醒。

4个月

宝宝到了4个月左右,随着睡眠规律逐渐建立,夜醒的次数也会减少,很多宝宝在吃饱喝足、环境舒适的情况下,一觉能睡4-5个小时,夜里会醒来1-2次。

睡眠倒退期

如果你家宝宝平时是个乖乖睡觉的天使,忽然变得哄睡困难、白天小觉短、夜醒频繁、烦躁不安、粘人,那可能是出现了睡眠倒退。

睡眠倒退不是说宝宝的身体出现了问题,而是由于大脑发育、大运动的发展等因素引起的。

一般宝宝的睡眠倒退出现在4个月、8-10个月、11-12个月、18个月、2岁,一般持续时间2-6周。

当然,每个宝宝有自己的发展情况,因此,睡眠倒退时间也不是固定的,妈妈可以根据宝宝自身的情况来判断。

人睡觉都会醒来几次,一般我们成人睡醒了可以调整姿势,寻找一个舒适的方式接着睡。

但是小宝宝跟成人不同的是,不能自主接觉,他们醒来了也在寻找这个方式,比如吃奶、轻拍等。

哄睡宝宝的方式优先级:

自主入睡、床上拍睡、坐着拍睡、站着拍睡、走动拍睡、走动+晃动拍睡。

在宝宝困倦,但又没有完全入睡的时候,放进小床里,能让宝宝把睡觉与小床联系起来,利于自主入睡的培养。

尽量避免习惯性地通过抱着走、抱着摇的方式哄宝宝入睡。

就像我们很多成年人都有觉得舒服的睡觉习惯,比如,喜欢高低正好合适的枕头。

宝宝也一样,如果他们养成了只有大人抱着才能睡的习惯,只有喂奶才能睡的话,那可能就成为让他们入睡的唯一方法了。

宝宝出生之前,在妈妈的子宫内没有光照刺激,很容易出现昼夜颠倒,家长要有意识地给宝宝营造昼夜不同的环境。

我身边有位宝妈,对孩子的照顾无微不至,白天也会拉上窗帘,说话轻声细语,走路蹑手蹑脚,家里特别安静。

孩子在白天睡得很好,晚上却睡得很晚,也睡不踏实,黑昼颠倒了。

宝宝的作息常让宝妈夫妻两人没有共处的空间,比较苦恼。

为了帮助宝宝尽快适应昼夜的不同,建议在早上醒来时就拉开窗帘。

白天睡觉时,不用限制家人的活动,让宝宝睡在一个有声的环境里,哪怕白天睡不踏实也没关系。

等宝宝睡醒了,可以逗玩,让宝宝趴一趴,听听音乐,看看卡片等等。

也可以带宝宝多去户外玩玩,能帮助晚上分泌利于睡眠的褪黑素,让宝宝更好地入眠。

到了夜晚,营造睡前氛围,拉上窗帘,调暗或关闭光源,室内保持安静。

晚上宝宝醒来后,第一时间回应,饿了喂奶、尿了换尿布,尽量不要抱着宝宝走来走去,也不要逗玩,动作轻点。

在这里也提醒新手爸妈,如果宝宝晚上睡不好,不要抱着白天不让宝宝睡,晚上就能睡好觉的想法,往往适得其反,宝宝白天困了要让宝宝睡。

如果宝宝困了不及时哄睡,会让宝宝越来越兴奋,也会变得难以入睡,加大哄睡的难度。

宝宝困了,会发出一些睡眠信号:

揉眼睛;

眼睛发直,对逗乐没有兴趣;

忽然开始小声哭闹、打挺;

打哈欠。

当宝宝有这些表现时,及时哄睡,能让宝宝快速入睡。

宝宝自主入睡的能力不是天生的,想要宝宝学会自主入睡,需要从小培养宝宝的良好睡眠习惯。

有研究表明,固定的睡前习惯(持续20分钟左右),可以帮助宝宝放松并入睡。

建立睡前习惯的顺序:

♥建立睡前氛围,每天睡觉之前,拉上窗帘、关门、开小夜灯;

♥换好睡衣(3个月前给宝宝包裹襁褓,再大点儿选择相应的分腿睡袋);

(襁褓法过程图)

♥播放白噪音(功率普密度在整个频率范围内均匀分布的噪声),比如收音机的静电声,或者你发出的“嘘嘘嘘”的声音;

♥把宝宝放在床上,轻拍宝宝的肩膀,直到睡熟。

培养宝宝的良好睡眠习惯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3个月左右是宝宝睡眠模式剧变的过渡期,尽量养成宝宝“自我安抚”的能力。

父母每晚都能坚持这个睡前过程,能为后面的“睡神”打好基础。

如果宝宝学会了自己睡觉,那就可以在半夜醒来时独自入睡了,也能为父母免去很多的不眠之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