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人口将超陆 同样崛起还是变贫困大国?日媒曝关键
印度每年1月14日庆祝桑格拉提节(Makar Sankranti,意为转变之日),今年有许多人仍无畏疫情进入恒河沐浴象征身心受洗礼。(路透)
联合国《世界人口展望》指出,2024年印度将超越中国大陆,成人口最大国,届时能否复制中国经济崛起之路?日本媒体指出,印度在与大陆对立背景下,未加入RCEP(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协定),设定提振本土产业的自主道路,但若产业无法发展,特别是无法解决庞大劳动人口就业问题,只会变成贫困大国。
印度在疫情、经济方面都遭遇了如噩梦般的1年,继盟友美国之后成为全球第2个确诊病例破千万国家,经济也陷衰退,国际组织或机构预估衰退幅度是9~11%,该国中央银行较乐观,预测是衰退7.5%。日媒指出,更糟的情况是,不知何时能复苏。
总理莫迪(Narendra Modi)基于人口成长、中产阶层将随之崛起的假设,认定印度内需会进一步扩大,因此想由本地企业以内需为主,累积足够产品研发能力和价格竞争力后,再向海外出口,而同样人口众多的非洲可以做为RCEP的出口替代地。
先不论非洲的购买力以及与中国的深厚关系,以印度内需市场来支撑本国制造业的前提是经济持续高成长。2014至17年印度实现了每年7%至8%高成长,但事实上在去年第2季骇人听闻的经济萎缩23.9%之前,从2017年第4季开始印度已经连10季增速下滑。
日媒认为,若无法持续高成长,成为人口第一大国只会反过来拖累印度经济。据民间统计数据,去年12月印度失业率达9%,个人消费也陷入停滞。世界银行之前就指出,2025年前印度15岁以上劳动人口会以每个月130万人左右速度增加,而每年至少要新增800万个工作岗位才能让就业形势趋于稳定,如果无法达成条件,印度可能困于「无就业的低成长」。
2019年印度人均GDP(国内生产总值)约2000美元,不到全世界中产阶级逾5500美元标准4成。有印度媒体称,不参与RCEP,要强化本土产业第1步就是吸引外资,但印度在土地、劳动法规上有着错综复杂的限制,特别是各邦与联邦法令可能还有矛盾之处,而金融体制紊乱、民族主义市场特性,以及缺乏完备的基础建设等,都是硬伤。日媒认为,改善经营环境恐怕会是优先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