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两弹一星」强力后盾! 新疆矿业的摇篮「三号矿脉」
可可托海国家矿山公园景区位在富蕴县可可托海镇,拥有丰富的稀有金属等矿物,镇上的俄罗斯风格建筑格外显眼。主景「三号矿脉」被公认为稀有金属地质博物馆,更为大陆「两弹一星」的成功做出重要贡献。
据了解,三号矿脉的开采技术曾是世界数一数二,目前仍有75%未开采。在以前中苏关系紧张期间,三号矿脉出产的矿石承担了大陆还前苏联债务的40%,是新疆有色金属工业的摇篮。
可可托海矿区曾被誉为「人才输出基地」,不仅培养了大量技术人才,也有力地支援全大陆有色工业和地方工业建设,甚至号称当时苏联都办不到的疏干排水等相关技术,当地矿工们却成功研发并突破,创造出多项世界第一。
在1955年,大陆启动核武器研制计划,当时有外国人断言,「中国人20年也搞不出原子弹来。」但在三号矿脉丰富的稀有金属铍、锂、钽、铌等运输并冶炼提纯,成为「两弹一星」的强力后盾。
三号矿脉有5个独特的地质特征,首先是「规模大,形态独特」,由陡倾的圆柱状体和缓倾的阶梯脉状体的复合体;第二「稀有金属矿种多,矿物成分复杂」,几乎囊括了所有稀有金属矿物;第三「结晶分异好,自交代发育,共生结构带多」;第四「矿化及元素分布有规律性」;第五「矿物结晶颗粒粗大」。
遗憾的是,身为「两弹一星」功臣、大陆核工业奠基人之一的刘杰,于27日逝世,享年104岁。他实现了原子弹、氢弹研制试验成功,以及核潜艇动力装置初步设计,也被誉为「两弹一艇」的元勋。
除了一览三号矿脉的状阔,还特别到附近的「阿依果孜矿洞」里亲身体验过往挖矿的艰辛。当下蔚蓝的天空艳阳高照,戴上亮黄色的安全帽后,一脚踏入矿洞里就感受到阵阵凉意吹来,穿梭其中有如走迷宫一般。据了解,阿依果孜矿洞是1949年由人工辅以小型机械设备开采形成,从发现起共开采了近20年,为大陆国防军事工业写下了一篇不朽的篇章。
▲▼阿依果孜矿洞。(图/记者郑宇轩摄)